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莫迪:决不对美国妥协!印度再次向中国示好,打中国牌还好用吗?

照理说事 · 昨天 03:55
2025年8月7日,印度总理莫迪公开回应了特朗普对印度加征关税,莫迪说:“印度决不妥协,即使付出沉重代价,印度也绝不牺牲农民利益!” 然而就在几天前,印度的“德里”号驱逐舰编队与菲律宾巡逻舰在南海黄岩岛附近还展开了所谓的演练联合搜救,舰载直升机旋翼搅动的气流下,做为域外国家的印度插手南海事务,无疑是在扰乱地区和平稳定。大家都明白,印度此举针对的是中国,是在向一心遏制中国的美国显示自己的重要性。这场看似分裂的外交双簧,揭开莫迪政府精心设计的战略底牌:当美国关税大棒砸向印度经济命门时,印度正以中国为支点,力图在美俄之间撬出生存空间。
1.jpeg

关税战背后的“内循环”底气

莫迪敢于对美强硬的核心筹码,深植于印度独特的经济结构。与高度国际化的中国经济不同,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不足15%,七成国民就业仍分布在农业和小手工业。当特朗普挥舞50%关税大棒时,印度输美商品仅占其总出口的11%,而美国最想攻破的农产品市场,恰恰是印度社会稳定的基石。印度全国有45%劳动力靠农业维生,农民的选票直接决定政党的更迭。这种特殊国情让莫迪敢于直言“做好付出沉重代价的准备”:美国的关税或许会让孟买的医药出口商亏损,却很难撼动北方邦稻田里耕作的亿万农民。

更隐蔽的盾牌来自印度的“经济民族主义”。2025年4月,印度商工部悍然暂停中企电动汽车投资审批,同时向特斯拉开放超低关税优惠;当美国施压印度切断俄罗斯石油进口时,莫迪政府一直在加速推进卢比-卢布能源结算机制。印度这种“关门打狗”式的保护主义,本质是建立在内需市场基础上的风险隔离。尽管印度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但是即便完全失去了欧美订单,印度本土的14亿人口仍能支撑起纺织、制药、基础工业的低水平运转。
向美国递“投名状”​​

然而,经济内循环无法解决印度的所有困境,特别是无法解决发展这个核心问题。在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印度仍严重依赖美国的技术转让,同样需要来自美国的资本。为在不放弃俄罗斯石油的情况下,换取美国的网开一面,继续在美俄之间两边得利,印度在南海导演了一出自以为精妙的大戏。
3.jpeg


印度军舰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展示的“布拉莫斯”导弹,实则是向菲律宾推销武器的活广告。这款俄印联合研制的超音速巡航导弹,2024年刚获菲律宾3.75亿美元订单。通过将军演变成“武器展销会”,印度既向美国证明自己能在南海牵制中国,又为本国的军工产业链打开新市场。

“德里”号驱逐舰的航线图泄露玄机:它刻意避开中国实控岛礁12海里线,却在菲律宾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内大秀所谓反潜救援演练。这种“挑衅中带着克制”的姿态,恰是印度向美国传递的信号:既能配合“印太战略”给中国添堵,又留有回旋余地避免过度挑衅。正如有印度智库学者所言:“要让中国为支持巴基斯坦付出代价,但别让新德里背上战锅”。
中印“战术性和解”​​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南海演习前一周,印度外长苏杰生刚结束一场低调的北京之行。就在莫迪首次回应美国关税之前一天,印度政府宣布莫迪将要出访中国,亲自出席上合组织峰会。
当美国因印度购买俄油施加关税时,中国正成为俄油最大买家。中印两国都是俄罗斯石油的最主要买家。印度试图通过缓和对华关系,告诉美国,如果你逼我太甚,我可以重新向中国靠拢。印度很清楚,在美国眼里中国才是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而印度所扮演的角色只是美国的帮手。


近年来中印关系紧张,双方甚至都没有直航航班,也没有互派记者,印度对中国企业极尽各种无耻打压,然而与此同时,印度却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经贸往来,并且持续增长,无论印度人喜欢与否,中国制造都是印度人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存在。这种“政冷经热”的悖论,恰是印度对待中国的真实态度。
印度豪赌的致命漏洞​

然而,莫迪的平衡术在华盛顿眼中近乎透明。特朗普团队对印度南海行动反应冷淡,五角大楼仅以“支持航行自由”敷衍带过。这种漠视源于美国对印度价值的清醒评估。首先,印度的军事实力已经被美国看穿“纸老虎”的本质。此前的印巴空战,印度精锐战机被击落多架,让印度吹嘘的空中优势荡然无存。这次印度参演舰艇“德里”号服役超25年,其舰载雷达探测距离不及中国055型驱逐舰的三分之一。更可笑的是,在菲律宾期间,被人发现四联装的印度国产,也是被大肆吹嘘的布拉莫斯导弹竟然只装了一枚弹,据说是因为布拉莫斯年产量只有50枚,而在印巴冲突中一次就消耗了100枚,库存告罄。美军内部报告直言:印度海军远洋作战能力“仅够维持72小时高强度对抗”,无法真正分担美军压力。
5.jpeg


美国曾期待印度承接中国产业链,但现实令人失望:苹果在印生产的iPhone良品率仅78%,远低于中国工厂的99%;特斯拉因电力短缺推迟印度建厂计划。当之前就有美方官员抱怨“印度连螺丝都造不好”。面对外强中干的印度,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自然也是毫无顾忌。美国可以放弃印度市场和这枚战略棋子,但印度离不开美国。
印度与美国展开的这场博弈,谁在承受代价呢?无疑是印度民众。印度民众必须为本国精英们与自身实力不匹配的野心埋单,必须为自以为是的大国战略买单。当小国试图在巨人博弈中渔利时,最先被牺牲的往往是自己的尊严与安宁。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照理说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