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比输球更害怕的来了,中国女篮无缘决赛后,出现了3个坏消息

难以噩噩 · 前天 09:34
81比90,中国女篮被日本挡在决赛门外,连续两届亚洲杯止步半决赛,现场球迷提前离场,手机镜头里全是捂脸的女孩。
输球不是最疼的,疼的是三个坏消息在哨响那一刻同步砸下来。
1.jpeg

第一,外线防守彻底崩盘。
日本19岁后卫田中心单节21分,三分5中5,中国后卫线像被按了静音键,连犯规都来不及犯。
2.jpeg

第二,三分火力被碾压到尴尬。
日本全队三分47.1%,中国只进6球,命中率低到25%以下,现代篮球最值钱的武器成了最短的短板。
第三,战术板彻底失效。
3.jpeg

双塔被小快灵锁死,张子宇接球路线被提前切断,宫鲁鸣直到第三节才想起换联防,时间已经不够填坑。
现场技术统计显示,日本全场跑动距离比中国多3.2公里,平均身高矮8厘米,却多抢4个前场篮板。
小快灵不是新鲜词,但日本把它升级成高速轮转+无限换防,中国内线一拿球就遭遇三人夹击,传球路线全被封死。
4.jpeg

更难受的是,日本替补席坐着三名00后,中国板凳席上能改变节奏的只剩杨舒予,她拼到抽筋也只拿到7分。
宫鲁鸣赛后说输在执行力,但执行力背后藏着更老的问题。
过去十年,中国女篮青训选材依然优先身高,后卫线缺的是从小练控球的核心,而不是临时改位置的锋线。
5.jpeg

日本女篮从初中联赛就开始打四外一内,后卫每天投300个三分是基本功,中国同龄球员还在练背身单打。
数据不会骗人,日本女篮联赛场均三分出手28次,中国WCBA只有18次,差出来的10次就是理念差距。
6.jpeg

铜牌领奖台上,姑娘们眼圈通红,观众席有人喊别哭,可眼泪背后藏着更冷的现实。
如果战术不更新,下次碰日本还是同样的剧本。
球迷可以等,球员的青春等不了。
7.jpeg

张子宇18岁,李缘25岁,时间窗口就在眼前。
宫鲁鸣的教练组需要的不只是总结,而是推倒重来,从后卫培养到战术体系,从联赛节奏到国际规则,每一步都得重新学。
现场一个细节,日本球员下场时每人拿着平板电脑回看刚才的回合,中国球员只拿着毛巾。
8.jpeg

科技辅助训练在日本女篮已是日常,中国还停留在录像室看回放。
差距不止在球场,还在训练馆,在数据分析师的电脑里,在每一次提前布置的陷阱里。
下一次碰日本,如果还是双塔开场,后卫线被一步过,三分线外继续打铁,那才是真正的绝望。
球迷不怕输,怕的是年年输在同一个坑里。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难以噩噩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