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中印建交75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部长时隔三年多首次到访了印度。
8月18日,中国外长应印度方面邀请,开启了为期3天(8月18 - 20日)的访印之行,代表中方参加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在访印期间,中国外长在新德里与印度外长苏杰生、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进行会谈,还和印度总理莫迪见了面。
据悉,这次会谈的主要议题包括划界谈判、边境管控、跨境交流等,有媒体称,双方还会商讨重启暂停了五多年的边境贸易。在谈话中,中国外长明确指出,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把对方当成伙伴、机遇;而不是对手、威胁。
随后苏杰生也强调,中印关系是时候向前迈进了,这次两方讨论的边境问题十分重要,“有必要从喜马拉雅西部有争议的边境地区撤回集结的兵力”。
此外,他们还探讨了如何缓解地区紧张局势,以及缩减边境地区的驻军规模等问题。换句话说,这意味着中印两国在恢复国家互信这件事上,有了非常大的进展。
要知道,中印的边境问题由来已久,前些年更是冲突频发。回溯到2020年6月,就在中国外长与多瓦尔第22次会晤后没多久,两国军人在边境西段的加勒万河谷发生了冲突,导致中方4名官兵牺牲、印方20人死亡。随后双方增兵对峙,两国关系骤降至冰点。
此后,经过多轮谈判磋商,2024年10月,中印在边境巡逻问题方面达成了协议,终于使得四年来剑拔弩张的态势有所和缓。
去年10月份,在俄罗斯喀山金砖峰会期间,五年不曾会面的中印领导人趁此机会召开了一次场边会晤,表明两国关系正式开始回暖。紧接着12月,中国外长与多瓦尔在北京举行了第23次会晤,就边界问题达成6项共识。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上一次中国外长前往印度访问已经是2022年3月的事了,所以,这次的行程还是他这三年多来的首次访印。
坦率地讲,中印双方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会晤,其中释放的信号很明显。
一方面,这次会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效果:既是去年多瓦尔访华的后续,也是为本月底莫迪访华铺路。
继去年多瓦尔访华后,中印一直保持着外交沟通,以推动会晤成果的落实。因此这一次的会晤,两国也会在既有共识的基础上,再深入讨论相关议题。
与此同时,根据相关媒体透露,8月31日,莫迪将应邀来华出席上合天津峰会,如果能够成行,这将会是其七年来首次访华,意义至关重要。
有相关人士分析,中国外长此行主要目的很有可能是提前探明新德里的需求,比如看看他们对联合声明等重要文件有何看法,为莫迪的访华奠定基础,进而推动上合天津峰会圆满举办。
另一方面,面对美国极不稳定的贸易政策,中印正谨慎地推动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目前看来,中美贸易关系虽然再次进入了休战90天的阶段,但谈判前景仍需持续观望。而印度呢,谈判多次均未取得突破,在特朗普变本加厉的关税大棒下,和美国的关系更是愈发紧张。
还值得一提的是,8月16日,有相关爆料称,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原定8月25日至29日访问新德里的行程取消了。
这对印度而言可谓是晴天霹雳,因为它本想在美国加征关税大限前,通过谈判缓和一下局势,如今希望就此破灭。
鉴于此,中印两国选择在此时加强沟通合作,是基于世界多变局势下,做出的符合彼此国家利益的战略考量。
而从长远来看,中印关系能否持续向暖,实现“龙象共舞”,关键要看印度能不能做到战略自主和外部压力的平衡,以及双方能否在边界问题上找到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