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印度媒体聚焦印度国产新型战机最近的一次隆重交付,排列得特整齐。但是细心的人发现,8架战机中,居然有6架没有加装至关重要的发动机。而且,有的座舱内的屏显和其他设施也严重短缺。这也说明,此次交付的战机并不具备完整的作战能力,有的飞机甚至无法飞行,无法正常进行各种机械动作。
目前印度的战机生产迫在眉睫。“5.7”空战之后,印度急于推动战机更新换代,包括寻求新型战机,显得非常焦虑。但目前看出路并不多。如果买了美国的F-35战斗机,将会被特朗普彻底绑住,各种技术限制和其他一些印度人想不到的约束会让印度很难受。
而俄罗斯的苏-57战机,生产速度非常缓慢,到目前并未在实战中发挥重要作用,批量生产效果也不佳。如果此时向俄罗斯购买苏-57战斗机,在规模、速度和能力方面也很成问题。
印度现在准备花大价钱购买97架国产“光辉”战机,价格也不低。但印度对自己的“印度制造”“印度发展”“印度创新”始终保持着一种谨慎乐观。然而,目前这种乐观态势似乎又被印度军工部门彻底打脸,交付的“光辉”战机连起码的发动机都无法配齐。这说明下一步采购数量庞大的“光辉”战机,可能只是理论上的、表面的数据。
印度航空武器装备最关键的发动机问题至今没有解决。之前使用的是美国F404发动机,但美国为保障F-18战斗机的发动机需求,已将印度的订货时间推迟了18个月。这意味着印度想顺利拿到发动机,目前看来难上加难。
如果转而与法国合作研制新型发动机,其目标是用于下一代中型战机。因此,从计划研制到发动机出厂检验合格,整个过程仍将是一场“马拉松”。由此可见,印度在最核心、最重要的动力技术方面遇到的难题非同一般。
如果印度希望通过与国外合作来加强自主创新,或许将来能取得一些成果,但就目前而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8架隆重交付的飞机连发动机和基本驾驶装备都没有,这种交付仪式显得过于“隆重”,也暴露出印度在国产航空武器装备,尤其是发动机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当然,如果讲到印度核心装备的缺陷,那可谓无处不在——材料技术、设计技术、发动机技术、火控技术、弹药技术等都存在很多问题。即便交付的8架飞机都配备了完备的发动机,在对方导弹攻击面前,仍可能完全坠毁。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发动机的“光辉”战机,反而因为没有升空,而避免了被击落的风险。飞行员的安全指数似乎还更高一点。印度飞行员或许该庆幸自己的战机无法起飞——如果真的起飞,在对方远程导弹和预警机雷达的跟踪之下,恐怕连自己的性命都会成问题。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