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和零部件协会联合给莫迪写了封信,信里那个态度,真是恳切得不得了,就差没跪下来了,中心意思就一句话,赶紧和中国好好谈谈!
图 | 印度总理莫迪
8月18日,中国外长王毅去了新德里,和印度总理莫迪见了面。这次访问的时机选得挺微妙,正好赶上印度经济压力比较大的时候。
会谈还没结束,《印度斯坦时报》就抢先报道说,中国同意恢复向印度出口稀土、化肥和盾构机了。 印度一直都是这个套路,先替别人把事情定了,然后用舆论给对方施加压力,逼着对方兑现。
图 | 8月19日,印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总理府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左)
印度为啥这么着急呢?因为稀土、化肥和盾构机这三样东西,印度现在真是离不了。过去一年多,中国对这些物资的出口有所限制,印度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离开中国产业链有多难。
印度农业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很高,平时有30%都是直接从中国买的,特别是那种特种化肥,更是有80%都得靠中国供应。化肥要是供应不上,直接影响的就是印度的粮食安全,还有那7亿农民的生计。
图 |印度种植水稻
再说说盾构机,这可是印度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设备,像什么城市地铁、高速公路、海底隧道,都离不开它。2023年的时候,印度还想把从中国买的8台盾构机拆开研究研究,结果拆完了就装不回去了。
稀土对印度正在发展中的汽车、军工这些高端制造业来说,那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印度也有一定的稀土储量,估计有690万吨左右,排在全球第五,但是问题在于,他们没法高效地开采和加工。
图 | 稀土
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那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开采量占全球70%以上,冶炼分离量更是高达90%以上。 特别是对钐、钆、铽、镝、镥、钪、钇这七类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直接影响到了全球的供应链。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之前就说了,印度零部件制造商的稀土磁铁库存估计到5月底就用完了。到了7月份,塔塔和马鲁蒂铃木都被迫减产,原因很简单,就是永磁体的库存见底了。
图 | 稀土磁铁
印度也不是没想过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他们搞了个“双线操作”,一方面通过和日本、越南这些第三方合作,间接获取中国的稀土原料,另一方面和日韩这些国家合作,推动关键矿产的开发。
印度还计划在2030年之前把稀土产量提升10倍。但是现实情况可比口号冷酷多了。印度稀土产业非常薄弱,开采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连三成都没有, 加工出来的产品纯度也不高。
图 | 印度总理莫迪
印度好不容易上了几条生产线,一年下来,磁体产量才三吨,这点量连一家车企的单条产线都喂不饱。 塔塔汽车还试过从电子垃圾里回收稀土,折腾了半天,一个月产量也就半吨。
8月25日,在美国对印度征收新关税生效前两天,莫迪发表了个比较强硬的讲话,说要支持印度的小企业家和农民。
美国对印度所有产品加征了25%的关税,第一次是在8月7日生效的。后来又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借口,再次对印度加征了25%的关税,8月27日生效。
图 | 美国总统特朗普
特朗普之前还多次给印度总理莫迪打电话,威逼莫迪妥协。但是莫迪至少有4次都没接电话。 这种压力迫使印度不得不重新考虑和中国的合作。
王毅访问印度之后,中印关系出现了一些缓和的迹象。中国解除了对印度包括尿素和稀土在内的重要物资的出口限制。
印度方面也给出了积极的回应。 在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中,印度方面和中国达成了十点共识,主要就是围绕维护边境和平、避免冲突升级以及加强沟通协作展开的。
图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这些共识包括成立划界专家小组、新设边境工作小组、在东中段增设将军级会谈机制、加快推进西段新一轮会谈。 同时,还决定重开三处传统的边贸市场,共享跨境河流水文数据。
中国的稀土优势不仅仅在于储量,更在于技术和成本控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技术升级,中国稀土提炼成本每公斤已经能够控制在30美元左右了,这种突出的竞争力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没办法追赶和超越的。
图 |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
中国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全部17种稀土元素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国家。
4月,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
就算其他国家和企业想要构建不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链,不仅需要5到8年的时间,还得投入上百亿美元。
图 | 海关总署召开记者通报会
8月26日,印度总理莫迪在演讲中公开表示:“已经意识到稀土短缺问题,正试图通过关键矿产任务来解决这个问题”。
有印度经济学家抱怨,虽然国内总是说要做大做强,但基础设施问题一直没解决,像是电力不稳定,运输慢,工人培训也不到位。芯片工厂对环境要求特别高,停一次电可能就毁了一批晶圆,印度的电网这样,想开芯片厂太难了。
图 | 莫迪第12次作为总理在红堡发表独立日演讲
印度想在2025年底生产出自己芯片的目标,听起来更像是个口号,不太现实。意识到这点后,印度决定和中国合作,解决眼下的问题。
印度最后选择了实在的合作,而不是硬碰硬。全球供应链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中印在稀土上的合作说明,遵守规则的国家才能得到好处。
参考资料:
1.《王毅访印奏响上合外交盛会前奏》2025-08-22 06:0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特朗普对印度加征25%的额外关税》2025-08-06 22:16 | 来源:央视新闻
3.《王毅结束对印度访问 外交部介绍有关情况》2025-08-20 16:33 | 来源:环球时报
4.《莫迪最新表态:印中紧密关系,至关重要!》2025-08-30 10:01 | 来源:北晚在线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