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炸锅了。某天晚上,一个叫张雪峰的高考辅导老师在直播间放话:“文科不考公就去卖货!”这话刚说完,话题立刻冲上热搜榜。评论区里骂声一片,有人说他胡扯,也有人认倒霉说确实干了销售。
张雪峰这不是第一次惹事了。去年他就说过文科生本质是“舔人”的话,结果被好几家媒体怼得低头道歉。这次他又放大招,还理直气壮说销售不丢人。他说自己天天跑业务谈合作,其实就是“卖自己”。
这事为啥这么多人上火?毕竟现在很多文科生找工作真不容易。人社部之前的数据摆着呢,文科专业岗位连一成都不到。像社会学、历史这些冷门专业,毕业时能找到工作的连一半都到不了。
大学里学工商管理、英语的人,毕业后确实很多进了销售岗。江苏有个中文系班级,半数学生在考公务员。班里同学说,投简历给企业,经常石沉大海。
但反对张雪峰的也不少。有网友举例子,说有广告学毕业生创业做泡泡玛特,现在身价几个亿。还有人年薪百万做自媒体,根本不是卖货。他们觉得张雪峰眼里只有低端销售,看不到行业里的其他机会。
一些专家也站出来讲话。有教授骂张雪峰蹭流量,说他是“表演艺术家”。但也有人支持,认为他说出了残酷现实。大学教经济的马教授说,很多文科专业教学根本不考虑就业市场需求,导致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
张雪峰自己倒是不怕骂。他说很多人高学历没用,最后还得会推销自己。举例说律师要想赚钱,得先学会拉客户,光懂法律也没用。这话说得更狠了,结果评论区骂声更多。
其实很多文科生已经找到新路子。比如学法律的去做国际贸易谈判,学历史的搞文物数字化,甚至有人把心理学知识用在互联网产品策划。这些都没按传统套路走,反而混得不错。
现在网上吵归吵,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找工作确实不容易。有人吐槽:“读了这么多年书,就为了当推销员?”但也有人看开,说先养活自己再说理想。张雪峰虽然说话难听,但至少戳破了某些虚幻的期待。
评论区里有句话挺扎心:“他说销售,我就想证明能活成别人替代不了的样子。”看来不管愿不愿,年轻人还在努力找属于自己的路,只是现实给的选项确实有点少。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