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美暴涨,世界疯狂,美联储关键表态

顾三秋 · 6 天前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2024年8月23日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讲话,这场讲话直接点燃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热情。鲍威尔在那次会议上明确表示,美国通胀已经从高峰回落,就业市场冷却迹象明显,政策调整的时机已经到来。他强调,降息的方向很清楚,但具体步伐取决于经济数据和风险平衡。这话一出,美股三大指数当天就集体拉升,道琼斯指数涨了462点,标准普尔500指数升了63点,纳斯达克指数也跳了258点。交易量明显放大,投资者蜂拥买入科技股和金融股,因为大家觉得美联储终于要松绑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直接飙到91.1%,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只剩8.9%。这不是小打小闹,华尔街分析师普遍认为,这次讲话是美联储从加息周期转向降息的明确信号。
1.jpeg

全球市场也没闲着,欧洲股市跟着起舞,斯托克600指数涨了1.1%,伦敦富时100指数升了0.9%。亚洲这边,日本日经225指数期货也上扬1.8%。中国A股市场在北京时间次日开盘后直接响应,上证综指涨了0.4%,深证成指升了0.54%,创业板指涨了0.6%。香港恒生指数更猛,跳升2.1%。为什么中国市场这么敏感?因为美联储降息意味着美元流动性增加,资金容易流向新兴市场,中国作为大经济体,自然受益于这种预期。地产和消费板块订单涌入,投资者觉得全球宽松环境能缓解国内压力。整个世界金融圈都疯了似的追逐风险资产,债券收益率下降,黄金价格小幅波动,但整体氛围就是乐观到爆棚。
鲍威尔讲话的背景是美国经济数据开始走软。2024年7月非农就业新增只有11.4万人,比预期低得多,创下九个月最低纪录,失业率升到4.3%。劳动力市场疲软趋势已经形成,这让美联储担心就业下行风险。通胀方面,7月CPI稳定在2.9%,核心PCE同比上涨2.6%。鲍威尔提到,通胀上行风险和就业下行风险并存,特别是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推高了部分商品价格,虽然可能是短期冲击,但如果通胀预期被拉高,就麻烦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也在调整,从2020年的版本转向更注重通胀控制,同时坚持2%的长期目标。这次讲话没提具体降息幅度,但鲍威尔说,政策没有预设路径,得边走边看,根据数据决定。
2.jpeg

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施压在这段时间特别明显。他公开叫鲍威尔“太慢先生”,不断敦促美联储降息。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批评鲍威尔行动迟缓,还提名斯蒂芬·米兰出任美联储理事,用房贷资料问题逼另一个理事库克辞职。这一系列动作加大了对鲍威尔的攻击力度。鲍威尔作为美联储主席,坚持独立性,没直接回应这些压力,但他讲话中强调数据驱动,避免说满话,以免得罪各方。美联储的一举一动影响全球,中国货币政策空间也受此牵动,因为美元走势直接关系到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
讲话后,市场波动加剧,但整体向上。美股收盘后,亚洲市场延续涨幅,中国A股交易量增加,分析师指出美联储信号推动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欧洲央行官员调整欧元区预期,全球资金转向股票和商品。鲍威尔返回华盛顿,审阅市场反应报告,继续准备下一次FOMC会议。
2024年9月17日至18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召开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到4.75%-5.00%。这是鲍威尔讲话后的首次行动,基于就业数据走软和通胀回落。市场进一步上涨,美股指数刷新高位。11月6日至7日会议,再降25个基点,到4.50%-4.75%。委员会讨论近期数据,强调渐进调整。12月17日至18日,又降25个基点,到4.25%-4.50%。鲍威尔在会后解释,这是对经济复杂局面的回应,包括关税效应。
3.jpeg

进入2025年,1月28日至29日会议,美联储决定维持利率在4.25%-4.50%。失业率稳定,通胀接近目标,没必要急降。3月18日至19日,继续维持,讨论全球增长放缓影响。5月6日至7日,维持不变,审阅PCE数据,劳动力市场恢复迹象显现。6月17日至18日,委员会同意维持,强调观察通胀预期。7月30日,维持利率,考虑夏季数据,包括关税加剧的物价压力。鲍威尔坚持数据依赖,避免预设路径。
特朗普继续批评鲍威尔,但美联储保持独立。鲍威尔任期到2026年5月,继续处理经济波动。这些降息和维持决定稳定了市场,避免了剧烈震荡。
整个事件从鲍威尔讲话开始,到后续政策调整,展示了美联储在通胀和就业间的平衡艺术。全球市场从中获益,中美股市暴涨体现了投资者对宽松的渴求。世界金融疯狂追逐机会,但也提醒大家,经济数据才是王道。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面对压力,专注事实,这点值得肯定。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顾三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