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印度出息了,想重塑印太格局:5年后中国航母将无法靠近马六甲?

麒元点评 · 3 天前
8月29日,印度方面放出狠话:打算在2030年前,让自家主力水面舰艇带上超过300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目标写得很直白,打造全球最致命的海上打击力量,重塑印太力量格局。口号越喊越猛,还专门点名中国,强调部署范围可以覆盖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安达曼海域等咽喉。意思很清楚:中国航母编队要是敢靠近,就得冒高风险。
话听着吓人,画面感也很强:导弹从舰艏倾斜射出,低空掠海,雷达盲区里贴着海面走,末段再拉一下,砸向舰队核心。可真要落地成战力,这个剧本能不能演下去,得掰开揉碎看看。
布拉莫斯是印俄联合项目,母本来自俄制P-800缟玛瑙,双脉冲推进,全程大约马赫2.8到3的速度。早期射程290公里,新一点的Block IIA突破到500公里,有版本号称能去到800公里。末段能低空掠海,3到10米的高度,躲雷达,冲目标。它还能打舰也能打陆,空射、舰射、陆射、潜射全家桶,印度确实很稀罕,几乎逢舰必配。
1.jpeg

硬件参数摆在那儿,厉害归厉害,可打仗不是比单项数据。问题就卡在“只靠一款导弹就要封海”的思路上。布拉莫斯偏向点杀伤,缺弹群协同、缺中继数据链、缺对动态目标的后续修正。打一次阵地、打一艘高价值目标,够用。真要构建跨海域、大纵深、连续不断的压制网,短板一下子就露出来了。
布拉莫斯造价不低,产能和库存有限。300枚看着不少,摊到“所有主力水面舰艇”,摊到“覆盖若干关键海域”,那就是要常态化部署、分布式备弹。这背后是钱袋压力、是对俄罗斯核心部件的依赖、是印度本土军工的交付节奏。别说连年高强度巡航和演训消耗,就是在库维护、弹体状态保障,都是实打实的负担。海上打击最怕断链,链条上哪一环跟不上,体系就哑火。
想靠一张导弹牌重塑格局,舰队要扛得住反制。印度海军舰艇总数在150艘上下,能跑远洋、能扛体系战的,十几艘。驱逐舰13艘,隐身护卫舰14艘。航母有两艘,可舰载机是故障率高的米格-29K,真要拉起来,能飞的恐怕都凑不满。潜艇这块,核潜艇能用的就歼敌者号一艘,其他以老旧俄系或法国鲉鱼级柴电为主,普遍缺AIP。预警、反潜、通信、跨编队联动这些关键环节,差距更明显。单点强、体系弱的现状,决定了“在岸边打打伏击还行,远海硬杠就悬”。这不是一句轻薄的话,这是作战链条摆在那儿的现实。
布拉莫斯速度快、掠海低、精度高,来一波饱和打击,中国顶得住吗?别把一线作战想象成靶场。面对马赫2到3的掠海来袭,解放军舰队不是徒手接球。舰载防空有分层,有海红旗-9B、红旗-16、红旗-26这种中段到末段的拦截组合,专门对付高速低空目标。软杀伤也不是摆设,干扰弹、诱饵弹、电子压制会去搅乱末段制导,让导弹偏航。更关键的是,舰队不会等导弹飞来再动。055、052D、054B等驱护舰配合岸基航空兵,会提前打压对手的发射平台,掐打击链的上游。
2.jpeg

射程上也有对等甚至更远的选择,东风-26、鹰击-21这类远程打击平台,可以走前置压制路线。空中有歼-16D、空警-500,再加上无人机蜂群去找目标、照射目标、施压目标。水下的094、093A核潜艇,潜伏在航道与要冲,是真正的“静默威慑”。方向一错、节奏一乱,饱和打击的效果就会打折。战场不是只看“我有一把快刀”,还要看“我能不能探到你、靠近你、持续对你出招”。
马六甲,这个地方确实要命,对中国尤其如此。差不多六成的石油进口、八成的海上贸易要走这条路。可马六甲不是谁家的后花园。它是国际航道,沿岸三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都不具备主导权,更没有拒止某一国舰队通行的实力。想象“某一国一声令下,海峡封了”,跟现实航运规则并不搭。中国海军进入印度洋早就常态化了,进出马六甲像凌晨时分过路口,照程序来,通行很顺。
就算有一天出现极端场景,真有人想在马六甲玩封锁,一旦动手,成本是指数级上升的。航道安全牵动的可不止中国,还有大量第三方商船、保险、港口、航运公司。谁敢在这条线上搞破坏,压力不只来自对手,也会来自国际商业与政治网络。美国海军是强,可这种地方动粗的代价太大,它自己也得掂量。印度这边更难,它在安达曼方向就面临现实的态势压力,监视和持续控制的能力不稳,想把手伸进马六甲玩“常态化封堵”,没有抓手。
3.jpeg

300枚导弹,意味着让对手在进入关键水域时提高警惕,意味着你的舰队有打第一枪的可能。可这不是“定胜负”的底气。海上对抗打的是链路:侦察、通信、指挥、护航、补给、反潜、电子战、空海协同,每一环都要能扛住。把希望寄托在一款导弹身上,像把一栋楼的承重全压在一根钢梁,日常没事,一震就露馅。
真正的对策并不花哨,该走的航道继续走,该有的预警继续开,该训练的对抗科目继续练。高、中、低、软、硬结合的防护网要织密,海空潜一体的反击链要磨利。这才是对付“快、猛、准”导弹的正解。有人把它比作拳坛:对手出拳快,你不是硬吃,而是用步法拉开距离,用手套化解力度,再找时机反击。少一点惊慌,多一点流程化反制,该来的都在计划书里。
高调宣言背后,也有国内军工与军种的话语博弈,有国际军贸市场的营销诉求。把装备的优势说足,说给内部听,也说给潜在买家听。听多了,我们要紧的是分辨“能力与意图”,看清“数据与场景”。能打是一回事,怎么打、打多久、打到哪儿,是另一回事。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麒元点评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