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在我心中一直是神奇的地方,他们的祖先法国人来到了魁北克,开耕扩土,可是他们信任的国家军队又没有守护好这块地方,败了他们自以为的法国人变成了英国子民,觉得这是一种侮辱,法国的政治家心中有一种“魁北克情节”,魁北克人又有一种法国情节。
1967年7月1日,加拿大联邦成立100周年国庆时,戴高乐7月24日在魁北克发表著名演讲“魁北克自由万岁”。戴高乐极具煽动性的演讲激起法语居民对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自豪感,魁北克独立的星火由戴高乐点燃形成。
但是二次公投差一点(0.5%)还是失败了,现在加拿大从法律上为魁北克独立设置了障碍,独立运动陷入低潮。
记得最有情怀的是魁北克的汽车牌照设计。
魁北克车牌上的图案是鸢尾花,这是法国的象征,代表着魁北克省与法国的文化联系。车牌下方的标语“Je me souviens”是魁北克的座右铭,刻在议会的大楼之上,意思是“我们牢记于心”,牢记得什么呢?极具想象。
魁北克人说记得我们的过去、记得我们的辉煌、记得我们的战争、记得我们的侵略,也记得我们从哪里来,这些虽然都是我们的过去,而我们不会忘记,牢记于心。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的情结?忧伤又无可奈何,第一次到魁北克,走进古城,那里所有的树木、房屋建筑、街道、雕塑、街灯、灯柱、店铺橱窗陈设,甚至横街窄巷……像时间停止了一样,魁北克200年以上的建筑有700多栋,历史就在眼前,一件件都美得令人流连忘返,让你一见钟情、我们坐在古堡前面的长椅上,看着平静的圣劳伦斯河,想着魁北克虽然也是移民城市,可是这个城市和加拿大其他城市太不一样,这是真正的法语区,有93.5%的人是讲法语(蒙特利尔讲法语只有48.2%),他们就是把魁北克当成了法国的一个城市,这心态得多扭曲,多意难平啊。
魁北克城1608年建立,是当时法国人在这块土地上建立的新法兰西的首府,同时也是一个要塞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港口。城市建立在圣劳伦斯河岸边,悬崖峭壁将该城划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
上城是宗教活动区和行政管理区,四周有城墙环绕,集中了许多豪华宅第和宗教建筑;下城则为港口和古老的居民区,上下两城由一条空中缆车连接,现在更有了道路。1985年该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沿着公路进入该城,抬头就会看到矗立悬崖峭壁顶部的6星级酒店--著名的古堡大酒店。
古堡大酒店建于1783年,曾是17世纪法国殖民管总督的官邸——圣路易城堡。塔顶尖耸着古铜色的屋顶,堡身橙红色的砖墙以及四周童话般的圆柱,雨后的酒店显得格外雍容华贵。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在此会晤,罗斯福、伊丽莎白二世、影星格蕾丝·凯丽等17个著名人物下榻过的房间,都已被正式命名。
古堡大酒店是对外开放的,我们可以进去参观、上厕所、休息,一楼有一些比较高档的商店,当然钱多的也可以住这里体验啦。
今天我们还参观了市东部不远处的摩斯大瀑布,这是著名的位于高处的摩斯河注入圣劳伦斯河时形成的大瀑布,落差有83米,比尼亚加拉大瀑布(高56米)都高,不过宽度差远了,我们坐缆车上去 绕着瀑布走了一圈。瀑布就收坐缆车的费用,不坐车走路免费看,尼亚加拉瀑布也是如此,想想国内的景点还有瀑布不卖门票的吗?
今天几件趣事:
今天一眼看见一辆摩托车,太亮眼,还是一位女骑手,特威武,她正在等绿灯,定格。
一位街头艺术家不光弹钢琴还自弹自唱,他的琴声歌声在巷子里中飘荡,在耳边萦绕,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音乐有自由的地方,难忘。
今天还看见一个小男孩给父母拍照,对父母说,可以拍了“KISS!”
好有爱的一家。
明天回多伦多。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