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国女篮路在何方?重组关键时刻,专家组力荐:这5人一定要留下

郭辰韦 · 5 天前
巴黎奥运场馆的灯光还没完全熄灭,那份属于中国女篮的失落感,就已经穿过屏幕,沉甸甸地压在了每个球迷的心上。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失利,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队伍潜藏已久的所有问题。当终场哨声响起,我们看到的不是比分牌上那个冰冷的数字,而是韩旭疲惫的喘息,是李月汝无奈的眼神,是教练席上郑薇指导那张写满沉思的脸。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反复跌倒。巴黎的仗打完了,但属于中国女篮的真正硬仗,现在才刚刚开始。
1.jpeg

一套阵容打天下郑指导真的老了吗


我们必须把第一个问题抛给主教练郑薇。
61岁,对于一个教练来说,本该是经验与智慧的巅峰。可是在瞬息万变的国际赛场,经验有时候也会变成一种包袱。巴黎赛场上,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就是一套首发用到死,战术调整慢半拍。
当对手用小个阵容提速,用全场紧逼来切割我们的内外线联系时,我们依然固执地把球往内线塞。球运转不起来,外线没有稳定的持球点,导致韩旭和李月汝在内线站成了两个孤岛,接到球时身边已经围上了三个人。这种打法,在亚洲或许还够用,但在奥运会级别的肌肉丛林里,无异于自断双臂。
这并不是要全盘否定郑薇指导的功劳,她带队拿到世界杯亚军的辉煌,我们都记得。但竞技体育就是如此残酷,它不看你过去有多成功,只看你现在能不能解决问题。当我们的核心战术被对手研究透彻,当我们的临场应变跟不上对手的节奏,换帅,或许就成了一个不得不摆上台面的选项。
双塔之外谁能站出来


聊完成教练,再看看球员。
李月汝和韩旭,我们的“玄冥二老”,毫无疑问是这支球队的基石。一个在内线有吨位有力量,另一个有身高有柔和手感。经过WNBA的历练,李月汝的领袖气质越来越明显,她不再只是一个终结点,更像是一个防守轴心。
但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永远不可能只靠两个人包打天下。
2.jpeg

现实很骨感。李梦、黄思静这些老将,随着年龄和伤病的增加,状态起伏不定,已经很难保证在每一场硬仗中都能稳定输出。而中生代的杨力维和王思雨,在巴黎的表现也没有达到预期,她们在面对高强度压迫时,处理球的能力短板被无限放大。
旧人老去,新人就必须顶上。
这也是我们在失利中看到的唯一一点曙光。张茹的凶悍防守,像一把贴身的尖刀,让对手的箭头人物打得极不舒服;罗欣棫和杨舒予,虽然经验尚浅,但敢于出手,敢于对抗,身上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正是这支队伍现在最稀缺的东西。
未来几年的建队思路其实已经非常清晰了。
必须以李月汝、韩旭、张茹、罗欣棫、杨舒予这五个人为新的核心骨架来打造球队。让她们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获得大量的比赛时间和战术倾斜,围绕她们去构建新的攻防体系。阵痛是难免的,但这种“换血”如果现在不做,未来只会更痛。
后卫线顽疾归化是解药还是毒药


说了这么多,其实中国女篮最大的命门,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后卫线。
我们的后卫线,常年只有一个问题:谁能把球稳稳地从后场运到前场,并且在遭遇包夹时,把球舒服地交到内线核心手里?
这个问题,从苗立杰、陈楠时代结束后,我们就问了将近十年,至今没有找到答案。巴黎赛场上,我们因为后场失误直接送给对手的分数,触目惊心。助攻失误比这项关键数据,更是被欧美强队甩开了身位。数据不会说谎,它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发动机坏了。
靠内部挖潜?看看我们联赛里那些优秀的年轻后卫,有几个能在国际赛场上站稳脚跟?这条路,我们走了很多年,效果并不理想。
3.jpeg

这时候,篮球评论员苏群老师提出的“归化一名高水平后卫”的建议,就显得格外刺耳,也格外现实。
这绝不是什么投机取巧。你看看如今的西班牙、日本,甚至很多欧洲二流球队,归化球员早已是常规操作。引入一个强力后卫,就像给河里扔进一条鲶鱼,她不仅能立刻提升球队的即战力,解决我们“无人运球”的窘境,更能用她的经验、技术和职业态度,去刺激本土后卫们的成长。
让她来告诉我们的年轻球员,什么才是世界级的节奏控制,什么才是顶级的传球视野。这比教练在场边喊一万句都管用。
归化不是万能灵药,它会带来文化融合、战术磨合等一系列问题。但这扇门,我们不能关上。当所有对手都在用最现代化的方式补强自己时,我们如果还抱着“血统论”不放,那才是真正的固步自封。
巴黎的失利,是一记警钟,也是一个路标。它告诉我们,老路已经走不通了。无论是教练组的革新,核心球员的换代,还是在归化问题上的大胆尝试,都到了必须做出抉择的十字路口。
我预测,如果未来两年内,中国女篮的后卫线问题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别说重返世界之巅,可能连亚洲霸主的地位都会受到严峻挑战。
你认为,归化一名强力后卫,是中国女篮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郭辰韦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