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东南亚的动作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最近几年,通过几个大项目一步步推进,东南亚的整体格局已经在悄然调整。这三步棋包括柬埔寨的德崇扶南运河、云壤海军基地,还有中泰铁路。这些项目不是孤立的,而是连成一片,影响着区域的经济连接和安全布局。简单说,这不光是建路修河的事,还牵扯到贸易通道的控制和国家间关系的平衡。东南亚国家本来就习惯在中美之间找平衡,但中国这些实打实的投入,让不少国家开始多想想实际利益。
先说德崇扶南运河,这个项目从2024年8月5日正式动工,长180公里,从金边连到凯普省海岸。中国企业占股49%,总投资17亿美元。运河宽100米,深5.4米,计划建11座船闸和3座桥梁。2025年4月,柬埔寨和中国签了融资协议,确保资金到位。5月1日,政府启动第二阶段招标,7月22日开会审进展,7月31日确认年底全面推进。运河目标是2028年通航,能让柬埔寨货物直接从内陆到海,避免绕越南港口。目前,柬埔寨出口多靠越南的湄公河通道,这让它在贸易上有点被动。
运河建好后,柬埔寨能自己控制物流,吸引更多制造业投资,转成出口中心。土地划界在2025年4月30日完成,但涉及近万户家庭搬迁,补偿问题还在处理。越南担心运河影响湄公河水资源,河委会要求更多文件,柬埔寨政府在审。居民对计划和补偿有疑虑,尽管有协议,但执行中还有不确定。项目推进中,中国提供技术和资金,柬埔寨负责管理。这步棋让柬埔寨经济更独立,也拉近了和中国关系。
云壤海军基地是另一手,位于锡亚努克省,从2022年6月8日奠基,中国资助升级。基地加了300米深水码头、5000吨级维修车间和联合训练中心。2025年3月19日宣布4月初开放,4月5日柬埔寨总理洪马内剪彩。开幕后,基地接待日本军舰在5月1日访问,越南军舰5月5日跟进,进行巡航演练。4月7日,中国军舰旋转停靠,开展金龙2025演习。基地现在能停更大舰艇,提升柬埔寨海军维护能力。美国对这事一直关注,担心成中国军事据点。2025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访问基地,讨论合作。
基地扩建后,柬埔寨海军更现代化,但也引发周边国家猜疑。日本和越南的访问显示,基地不只对中国开放,而是多方合作。基地位置在泰国湾,靠近关键海道,这让它在区域安全中更有分量。中国通过资助,换来联合使用权,但柬埔寨强调主权。基地运营后,接待国际舰艇次数增加,2025年8月有报告连到运河项目,强调保障作用。这步棋加强了中国在东南亚的海上存在感,也让柬埔寨在安全上多条腿走路。
中泰铁路是第三步,连接中国、老挝、泰国,形成泛亚铁路中线。全长873公里,第一阶段从曼谷到呵叻253公里,2021年开工。2024年8月1日,3-2标段隧道贯通,2025年进度到35.8%。第二阶段从呵叻到廊开,2025年2月5日泰国内阁批准,357公里,建5座车站。招标在3月7日启动,预算调整后总投资3410亿泰铢。泰国交通部推动,9月9日批准最后合同。铁路双线,时速250公里,目标2030年全线运营。第一阶段延到2026年3月10日开通部分。泰国总理佩通坦和交通副部长素拉蓬协调,避免文化遗产冲突。
铁路连老挝铁路,已运营的中国-老挝段让货物从昆明到泰国更顺。泰国积极推进,意味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可能跟进,形成从中国到新加坡的链条。这步棋不光经济,还减马六甲海峡压力。泰国政局稳后,项目落地快,投资大但对经济好。2025年1月28日,泰国宣布2030年运营,4月22日报告土建推进,5月30日高铁扩展计划出炉,7月18日车站设计融入泰国元素。
这三步棋连起来,东南亚格局变了。中国通过这些项目,拉近和柬埔寨、泰国关系。运河和基地让柬埔寨更靠中国,铁路让泰国经济连中国市场。泛亚铁路中线成型,贸易额涨,供应链稳。2025年调查显示,东南亚精英54.4%认为中国政治影响力最大,比2019年涨9%。经济上,56%选中国为最有影响,比美国多41%。中国BRI项目在东南亚深耕,铁路网从昆明延伸,运河绕越南,基地护海道。区域多极化,中国影响力超美国在某些领域。
东南亚国家不选边,但实际利益让它们多和中国合作。越南担心运河水资源,泰国平衡中美。缅甸铁路冻结,越南线重启用中国公司。2025年,中国跨边铁路项目四条推进,连接东南亚。特朗普关税让东南亚焦虑,中国访东南亚签协议,稳关系。柬埔寨总理洪马内平衡多方,泰国佩通坦督铁路。格局转向,中国主导部分基础设施,减少单一通道依赖。贸易流量增,区域合作深,但也生猜疑。美国2025年调查信心降,中国升。东南亚成中美竞争前线,中国项目实惠,影响持久。
这些项目推进中,有延期和争议,但整体往前。运河2025年河道挖深,泵水保持干。基地4月后接待多国舰艇,铁路第二阶段招标完。未来,贸易额增长,格局更互联。中国不光投资,还带技术,东南亚国家得实惠。逻辑上,这三步补齐陆海链,战略上减风险。大国竞争中,基础设施定格局。东南亚不傻,选能落地的合作。中国这些棋走得稳,格局已变,未来看怎么稳住。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