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看伊朗现在局面明白了,若中美开战,75年前毛主席底牌是最佳方案

元衡防务 · 2025-6-30 21:44:00
看到伊朗如今的局面,难免让人感慨残酷。2025年6月,以色列对伊朗的精准打击接连得手,高官被刺杀,科学家遇害,军事、核能力遭到重创,伊朗的反击却显得有心无力。
反观75年前,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弱胜强,毛主席果断决策,不仅守住了国土,还为国家赢得了发展空间。面对强敌,退让换不来和平,只有硬碰硬才能站稳脚跟。
1.png

历史镜鉴,抗美援朝胜利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刚成立一年,满地疮痍。美国拉着联合国军打到了鸭绿江边,国内不少人觉得跟世界头号强国硬碰硬是鸡蛋碰石头,主张躲一躲,避避风头。
可毛主席不这么想,他拍板决定出兵,说得掷地有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仗不打,就站不稳。”
志愿军扛着简陋的装备,顶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跨过鸭绿江,在长津湖、上甘岭跟美军死磕。美军有飞机坦克大炮,志愿军靠步枪、手榴弹硬扛,最后硬是把战线推回三八线,把美国逼上了谈判桌。
中国不仅保住了国土,还让世界刮目相看。从那以后,美国再也不敢小瞧中国,中国也靠这一战跻身军事强国行列。
为啥能赢?核心是毛主席看得透彻。他明白,对强敌示弱只会让人得寸进尺,唯有迎头痛击,才能争口气。
2.png

抗美援朝不只是打仗,还打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当时新中国刚站起来,底子薄,工业几乎是零,粮食都得精打细算。可就是这么个情况下,毛主席愣是带着全国人民顶住了压力。苏联给了些支援,但中国靠的还是自己人豁出去的劲头。
反过来看伊朗,面对以色列的步步紧逼,它的选择却是退让再退让。软弱的下场往往是被动挨打,而硬气的回报是主动权。
毛主席底牌

毛主席的战略思路放到今天还是让人佩服。在抗美援朝里,他提出“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打法,简单说就是用弱势拖住优势,用人数和士气弥补装备的差距。
美军有飞机大炮,志愿军就靠夜战、近战、游击战,把灵活性发挥到极致。长津湖战役,志愿军在冰天雪地里埋伏,趁夜色突袭,打得美军晕头转向。上甘岭战役,阵地守得死死的,美军炸了多少轮都没拿下来,最后只能撤。
3.png

除了战术,毛主席还很会抓大势。他拉来苏联的支援,减轻后勤压力,同时在国内搞宣传动员,把全国人民的劲头拧成一股绳。后方老百姓捐钱捐粮,前方战士拼命,才是真正的“人民战争”。
更厉害的是,毛主席懂得“亮剑”的分寸。他不是一味蛮干,而是算准了美国不敢把战争彻底扩大。当时美军虽然强,但也不想跟中国死磕到底,更怕苏联真下场。毛主席抓住了这点,敢打敢拼,又不失分寸,最终把主动权攥在手里。
放到现在看,这套思路一点不过时。中国今非昔比,国力强了,但国际环境还是复杂。面对强敌,硬气是必须的,但光硬也不行,得有脑子。
比如经济上,中国有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底气,靠“一带一路”和供应链的深厚根基。军事上,东风导弹、航母编队、歼20这些硬家伙摆在那。外交上,中国在联合国、上合组织这些平台上拉了朋友圈,中俄朝关系稳稳当当。
4.png

毛主席的底牌,核心就是“敢打”加“会打”,对今天的中国来说,依然是宝贝。
应对中美冲突

伊朗的现状跟中国当年的处境一比,高下立判。伊朗总想着退让能换来喘口气的机会,可惜跟饮鸩止渴没啥区别。每次妥协,敌人就更嚣张,核设施成废墟,高官一个个倒下,国家底气都被耗没了。
假如中美真有一天开战,75年前的经验绝对值得拿出来好好琢磨。那时候中国啥都没有,还能靠决心杀出一条路,现在中国底子这么厚,更没理由怕谁。
如今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建得扎实,东风导弹能打几千公里,航母和五代机也不是摆设,亚太地区谁敢动手都得想想后果。加上中国是全球产业链里绕不开的一环,美国自己都得想好制裁的代价。
5.png

伊朗的教训摆在那,退让的下场就是被摁着打,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中国当年要是没打抗美援朝,今天可能连说话的底气都没了。
放到中美关系里,美国要是真敢挑衅,中国绝不能手软。毛光靠经济和外交是守不住核心利益的,关键时候还得亮剑。
当然,现在跟75年前不一样,打仗不是唯一选项。现代战争不一定非得真刀真枪,经济战、信息战、外交战都得算进去。中国有自己的优势,能打的牌比当年多得多。
比如芯片领域,美国卡脖子,中国就憋着劲自研;能源上,中俄合作让美国制裁没那么好使。都是“人民战争”的新玩法。
6.png

伊朗的困局和中国当年的胜利,讲的都是一个理:面对强敌,软弱没出路,硬气才有未来。75年前,毛主席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点,今天的中国更得把精神发扬光大。
中国的底牌得攥紧,真到关键时刻,敢打敢拼,才能保住国家的命脉。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元衡防务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