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烈日,戈壁,债务。
三个词,把一位千亿级老板钉在热搜上。
照片里,王健林在克拉玛依的45℃高温里,衬衫湿透,眼袋垂到口罩边缘,像一张被晒皱的纸。
网友刷到这张图,第一反应不是“同情”,而是“代入”——谁家没个咬牙硬撑的长辈?
去年他还能挺直腰板开年会,今年脸颊直接凹进去,像被债务削了一刀。
有人统计,2025年万达被执行76亿,老王卖掉了48座广场、酒店股权、核心商圈,凑了100多亿回血。
数字听起来像财报,可落在一个人身上,就是每天6点起床、深夜还在会议室里拍桌子。
更扎心的是,他儿子在东京吃和牛。
王思聪刚被拍到的画面:夜店里灯光晃眼,新女友笑得比霓虹还亮。
网友一边骂“不孝”,一边酸“投胎是技术活”。
可别忘了,王思聪背后站着林宁——他亲妈,林氏投资集团的掌舵人。
装修、餐饮、影视、生物科技,盘子铺得比万达还杂,但财务独立,债务烧不到她儿子。
于是出现诡异一幕:父亲在戈壁找“破局”,儿子在银座找“快乐”。
两代人,两种活法,谁对谁错?
说老王“活该”的人,大概率没创过业。
军人出身,16年部队淬出来的狠劲,让他把“欠债还钱”刻进骨头。
当年汶川捐款、扶贫村建学校,他一句“钱带不进棺材”刷屏。
如今债务压顶,他第一反应不是跑路,而是拎着行李箱去新疆看大峡谷,琢磨怎么把荒地变景区。
说王思聪“废”的人,也忽略了一个事实:他没伸手跟老爹要钱。
林氏集团的钱,是老妈打下的江山。
王思聪的潇洒,本质上是“二代不添乱”——不碰万达的雷,不抢老爹的C位,自己玩自己的。
换作别人,可能早跑回国内哭着直播带货了。
最微妙的是网友态度。
一边把王健林捧成“最后的良心企业家”,一边把王思聪当成“躺平学”代言人。
其实两种声音,说的都是同一批人的焦虑:70后怕失业,90后怕内卷,00后干脆不卷了。
老王在克拉玛依的烈日下,盘算的是“消费升级”;王思聪在东京的空调房里,研究的是“情绪价值”。
一个用资产换时间,一个用时间换开心。
谁更高级?
答案在每个人钱包厚度里。
万达的下一步,据说是押注文旅数字化。
听起来像PPT,但老王真把会议室搬进了景区售票处。
至于王思聪,传闻他投了一家做AI情绪识别的公司,专帮夜店分析客人笑没笑。
父子俩,一个在救旧船,一个在造新船,方向不同,却都盯着同一片海。
最后放句毒鸡汤:时代从不缺传奇,缺的是把传奇当镜子的人。
王健林照出了“责任”的代价,王思聪照出了“自由”的代价。
至于选哪边?
戈壁的风和东京的夜,都不会给你标准答案。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