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对等关税”90天暂停期即将结束,38国被逼将在中美之间二选一,中方第二次向全球发出警告,其他国家想和美国怎么谈、谈什么都无所谓,唯独一点,坚决不能牺牲中国的利益,否则决不轻饶。
7月9日,美国对全球加征的对等关税就要到期了,日前,中美在伦敦会晤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了协议,美国的稀土困境得以纾解,特朗普政府更有底气在与各国的关税谈判中要价,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透露,美国将在9月1日前同38国完成贸易谈判,其中有18个重要贸易伙伴正在和美方谈。到目前为止,情况有利有弊。
有利的地方在于,美国倾向对贸易伙伴重新征收高额关税,但这一趋势使得美国和盟友伙伴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特朗普29日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表示,由于日本不进口美国汽车,日本汽车在美国应该被征收25%的汽车关税。这一表态使得日本配合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孤立主义的可能性变得极为渺茫。
在最初提出“对等关税”这一概念时,特朗普政府就在谈判中施压各国限制对华贸易,来换取对美国的关税减免。在美国的撺掇和威胁下,墨西哥迅速与美国达成和解协议,同意对中国加征“对等关税”;印度和越南也分别主动提出提高中国钢铁关税、限制中国电子产品的进口,试图向美国示好换取关税减免,但无一例外,最终都没能获得美国的实质性让步。
日本和美国的关税谈判本就进行得十分艰难,美日领导人就关税问题先后进行过三次通话都没能达成协议,而且由于美国要求日本增加国防开支,日本还直接取消了和美国的“2+2”会谈,石破茂连今年的北约峰会都没去,足见美日矛盾之深。
相反,在同期内,日本加速改善对华关系,石破茂接连在台湾问题、中日关系等重要议题上做出积极表态,中国日前也已宣布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输华,这一转向几乎已经明示,如果美国真的对日本商品加征24%的对等关税,日本将毫不犹豫地转向中国。
然而,也有一些不容乐观的信号,美国已经得到了非洲两国的承诺,将得到这两国的矿产资源。日前,卢旺达和刚果金在华盛顿签署了和平协议,承诺结束长达30年的冲突,推动非洲大湖区和平与稳定。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协议还提到,两国将向美国投资开放其拥有的矿产资源。在中美因稀土争得头破血流的背景下, 美国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这两国的选择也尤其耐人寻味。
中美达成协议后,美国国内经济压力得到了暂时缓解,谈判筹码表面提升,使特朗普更有底气延续强硬立场。同时,美国延续了胜利叙事,将与中国的协议包装成“美国的胜利”,并通过区别对待不同国家,如豁免加拿大、墨西哥部分商品关税,暗示“配合美国可获优待”,分化欧盟、东盟等联合反制阵线,并进一步施压各国在中美之间二选一。
非洲这两国,尤其是卢旺达对美国开放矿产是个不祥征兆,表明美国的分化、施压策略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为避免引发大范围蝴蝶效应,中方向全球再次发出了警告。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日前就美与有关国家关税谈判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乐见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与美方经贸分歧,但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换取所谓关税减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予以反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按照美商务部的说法,对于未达成协议的国家,美方可能单方面设定关税税率,“大棒和胡萝卜”的经典组合拿出来,能拉拢多少国家站边美国,其结果是难以预测的。所谓防患于未然,中方把丑话说在前头,到时候他国无论选择为敌还是为友,都得承担相对应的代价。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