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昨天(6月30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日本媒体报道中方可能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参加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以下简称九三阅兵)的消息是否属实?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这个回答很有意思,它既没有确认,也没有否认,只是说明目前没有可提供的消息。
那么,日媒的这个消息是否属实?如果属实,中方的考虑是什么?特朗普最终是否可能成行?
接下来,我将从来龙去脉、背景、特朗普能否成行、今年下半年世界格局错综复杂的演变,以及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自身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论。
昨天(6月30日)是6月的最后一天,也是今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今天(7月1日)起,2025年的下半年将正式开始。在上半年已经发生了很多事的情况下,下半年到底会如何走?
长话短说,首先是来龙去脉。
截至目前,只有日本共同社一家媒体发布了这一消息,且共同社指出,他们是在北京了解到的消息。
但我之前也反复提到过,从新闻专业上来说,一条消息必须有两个及以上独立来源才能被引用。但到目前为止,全球所有媒体转发的消息都源自日本共同社这一单一来源。
因此,这个消息理论上只能作为参考。也正是因此,外交部发言人才会说,目前尚无可以提供的消息。
其次,什么叫“尚无可以提供的消息”?
其实就是我上文所说的,既没有确认也没有否认,这为将来的可能性留下了开放空间,也给大家留下了更多想象空间。
第三个,中方到底会不会向特朗普发出邀请?背后的考虑又是什么?特朗普方面会如何接招?他内部的团队又会做出怎样的评估?
需要强调一点,有关这个问题,我目前没有任何内幕消息,但理论上讲这种可能性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
因为中方非常重视这次九三阅兵,且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会亲自参加,访问时间更是长达四天。坦率地讲,这在普京过往的访华历史上并不多见。
不仅如此,普京此次访华,不仅要参加九三阅兵,还会与中方领导人举行双边峰会。
老实说,这不光是俄罗斯对中国的重要支持,也是中俄友谊在新世界格局下的一个象征。
与此同时,大家知道,联合国是在1945年成立的,且是过去80年时间里,中国非常重视的一个世界格局的象征,所以中俄领导人还要共同参加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活动。
在这一背景下,如果特朗普要访问中国,势必要形成中美俄三巨头在北京举行峰会的局面。
换句话说,特朗普上台后,中美、美俄之间的第一次峰会都将在北京举行。
所以从常识或目前的局势来看,这种可能性似乎并不大。
因为无论是美俄之间围绕俄乌战争的紧张关系,还是中美之间近期的贸易战及其他争端,实际上存在诸多博弈。
特别是,俄乌战争至今为止并没有结束的迹象,说实在的,这无疑是对特朗普的一大打击。
那么,中美之间最值得关注的,是8月12日的情况。
自5月12日起,中美两国已将原定90天的缓冲期期限延长了。而关于是否会再次延长缓冲期或达成最终协议,目前仍存在不确定性。
前几天,美国方面透露,中美之间已经签署了一份协议,但截至目前,中国方面尚未确认这一消息,之前我也和大家讨论过这个问题。
所以无论是美俄双方还是中美双方,都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在7、8月这两个月份里,中美之间能够取得突破
性进展,同时美俄之间也能取得类似的进展,否则很难想象三巨头会在九三阅兵上同台出现。
即便假设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了,坦率地讲,实际上这是在把日本逼入绝境。尽管今天的日本已非1945年之前的日本,但这种情况仍会对日本外交造成巨大压力。
而美国是否会选择这样做呢?根据正常的逻辑和推理,这一幕似乎不太可能发生。
如果此事并非空穴来风,鉴于中国官方既未确认也未否认这一传闻,我仅依据今天下午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的提问,以及昨天日本的报道来进行说明。
如果中方确实向特朗普发出了参加九三阅兵的邀请,那么中方的考虑是什么呢?
我个人觉得,这也没什么,就好像是一种表示,表达了我对你的重视。这与特朗普在1月20日就职前,向中方发出的邀请一样。
但特朗普没有向普京,或其他欧洲国家领导人发出邀请,唯独对中方发出了邀请,这至少表达了他对中美关系的重视。
所以,如果日媒的爆料属实,我认为这也很好理解。
一方面,这是对特朗普邀请中方参加其就职仪式的一种回礼。
另一方面,即便特朗普不来,至少中国的礼数已经到了。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提醒美国,中美曾经是共同战斗的战友,那面对未来复杂的形势,中美有必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面对。
所以,从实际操作、外交礼仪到理论逻辑,这都是说得通的。因此,如果中国真的向特朗普发出邀请,我认为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当然,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如同我方才提到的,因为美俄、中美之间的复杂关系,特朗普实际出席的可能性并不高。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类似于今年1月20日中方派出国家副主席出席特朗普的就职仪式,美国方面也可能会派遣一名中级或中高级官员率团来华。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不仅体现了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的同台,如果还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同台,那将是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一个壮举。
坦率地说,这也是中国利用这次机会,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以及为维护大国之间的平衡所做出的一大贡献。
因此,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尽管最终实际成行的可能性不大,但至少已经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虽然未来是否确定仍待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7月至8月这两个月内发生的事情将非常关键。
特别是7月9日,美欧之间90天的缓冲期即将结束,而美欧贸易谈判的进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这也涉及中美关系的下一步走向。
本质上,我不认为特朗普前几天说的中美
已达成协议是真的。
我认为这可能只是虚晃一枪,因为中国仍在等待美国的最终行动。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7月下旬,中欧将在北京举行年度峰会。
坦率地讲,这将是7月9日美欧贸易期结束后,中欧领导人的一次重要互动。
届时,中欧如何利用最新的美欧和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继续出招、互动,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同时,8月12日,中美之间的贸易休战90天也即将到期。
接下来,是再次延长90天,还是达成协议等,这一切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特朗普是否会访问中国。
而且在6月5日中美元首的通话中,双方都对对方发出了访问本国的要求。
有消息称,美方现在也希望中方能在9月访问美国,并参加联合国大会。
但目前看来,这一行程很难想象。
从时间上来看,中美互访不太可能发生在同一月份。
但从实际上来看,双方领导人实现互访,进一步缓和双方的局势,其实已经到了事在人为,甚至势在必行的地步了。
特朗普上一次访华是在2017年11月,也就是首次担任总统时访问了中国,之后便未再访;而中方则是在2023年11月,参加APEC峰会时顺道到访美国,并不算正式访问。
在6月29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一家电视台的专访时提到,美国最近与中国相处状况非常好,实际情况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糟糕。
这似乎是为特朗普即将访华,或者未来几周中美之间的进一步缓和和达成妥协,铺垫了某种道路或者奠定了某种基础。
昨天是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今天开始的下半年,无论是我刚才提到的中美关系,还是俄乌局势,包括我们近期密切关注的中东形势,都将面临很多错综复杂的挑战。
而中美之间如何互动,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这
取决于一系列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的设定和互动方式,才是我们真正应当关注的。
中美关系的缓和及中国国际环境的趋缓,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中国经济置身于其中的外部环境,甚至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阅兵?中方回应##特朗普对华态度转变有何目的#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