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美多年来一直处于不对付的状态,这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有更多的关注。
众所周知,这些年国际社会上一直流传着美国衰落的说辞,意指美国辉煌不再。
但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一直是毋庸置疑的全球霸主,即便现在发展速度不及从前,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现在美国的实力究竟如何?中美差距又有多大?
中美关系变化
其实中美关系并不是一直如此僵硬,回想当初刚跟美国建交时,我们也曾与这个国家有过一段蜜月期。
那时候我国刚提出改革开放的想法,而美国则忙于同苏联搞冷战,在这种背景下,中美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对抗。
也让两国难得的有过一段交好期。
可自从90年代美国在冷战中取得胜利后,他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当时的中国也因为日益强大而成为美国的一大对手。
可即便如此那时候美国对我们的态度更多是拉拢和接触,希望把中国也发展成自己的忠实小弟。
但他没想到中国并没有接受这条路线,反而在后续的几年时间里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果,这也让美国加剧了对我国的警惕和防备。
中美关系发生转折的另一大节点就是2008年发生的那场全球性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的经济薄弱之处,也暴露出美国难以掌控全球的脆弱之处。
相反在那场经济危机中,中国受伤较小,我们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迅速提升。
为了不让中国的风头盖过自己,美国自那以后便对我们采取强硬的遏制手段,也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从这几任美国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和做法来看,美国认为中国对他们的威胁越来越大,而这种威胁单纯来自于中国的进步。
中美三次交锋
此前多年中美有过三大交锋,有人认为这三次交手展现出了中美两国的真正实力。
第一次就是美国试图拉我们进入G2。
那是20年前,当时一位美国经济学家首度提出了G2的概念,他声称中美两国应该共同管理国际事务。
不过没多久,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生,美国的经济泡沫在危机中完全现行,那时候作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便想到了当初这个G2概念。
经济危机发生的第二年,美国就向中国发出邀请,没想到中国却拒绝了这次机会。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美国所谓的共同管理和平等合作都仅限于口头上。
说到底,美国还是想借助着这种绑架式的合作阻止中国发展进步。
在那一次被拒绝后,美国开始意识到中国对于独立自主发展有着他们意想之外的坚持。
第二次交手便是发生在2016年的南海争端。
当年美国借助着菲律宾和中国在南海事务上的矛盾,趁机而入,搞起了所谓的自由航行活动。
当时美国派遣各类战机耀武扬威的现身于南海,试图对我方发起威胁,没想到随后中国又表现出了毫不退缩的意志。
第三次交手则发生在2018年。
那一年特朗普第一次当选美国总统,刚坐稳这个位置没多久,他便对中国使出了关税手段。
但中国还是在他的预想之外交出了一张让全球满意的答卷。
特朗普的贸易战没有成功,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打击也成了泡影。
中美实力差距
其实这些年西方各国早就习惯了轻视中国,他们总觉得中国还活在几十年前。
没有真正看到中国如今在经济,军事和外交层面的变化,更没有意识到中美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拉越小了。
但我们也不能过于低估美国的实力,美国发展不如从前是不争的事实,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衰落的地步。
拿GDP来说,根据2023年至2024年的数据显示,美国GDP总数为27.36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折合为美元是18万亿。
另外在美国的总体GDP中,服务业占比高达八成,而中国制造业占比则为28%。
这样的差异让中国发展明显依赖于实体产业,而美国则很容易受到经济危机等冲击的影响。
再从军事来看,中美两国都有。确保摧毁的能力。不过在核武库规模方面,美国却遥遥领先,他们有580枚洲际导弹,而我国只有160枚左右。
在太空信息方面,我国现在在北斗系统,光学卫星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也让我们与美国的差距越缩越小。
美国拥有的那些传统太空的优势慢慢被覆盖,这让中美两国在此领域快要打成平手。
在区域作战能力对比方面,美智库预测2025年他们驻亚太的军队在导弹、空军等领域并无优势,而解放军则拥有美军六倍的空军战术机。
这个方面的实力对比让美智库预测,他们国家一旦介入台海战争,打败中国的概率微乎其微。
再来看科技领域,虽然这些年美国不断加强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封锁和限制,但却没有取得有效成果。
在美国的这些操作下,中国科技国产化进程被极大推动。2024年,我国芯片自给率已经从5%提升到了10%多。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AI智能等领域,中国已经达到了领先全球的水平。
不出所料,接下来中国还将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方面取得进一步的突出成果。
另外在货币方面,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努力争取国际贸易中去美元化,转而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这种变动也都体现出了美元影响力逐渐削弱,人民币影响力日渐提升。
所以总体来看,中美之间确实还存在着短时间内无法追平的差距,特别是在经济规模、军事规模等方面。
这都让我们不敢忽略美国的发展变化,更不能轻视这个老牌强国。
但同样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中国所取得的成绩已经令世界颤抖。
我们也希望在未来多年时间里,中美两个国家的差距能缩小到更令人惊喜的水平。
参考资料:
金灿荣:中美竞争今年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北晚在线2025-07-02 19:00
罗志恒:中美消费差距有多大?从统计核算到实物量的全面比较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2025-06-26 15:49
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中国新能源车出海迎来黄金期 中国工业报 2025-07-02 17:02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