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美国专家:中美一旦开战,这4大因素决定了谁能赢

古凌 · 2025-7-6 22:35:34
中美关系这几年是越来越紧张,不管是南海的船碰船,还是台湾问题上的口水战,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俩大国要是真打起来,那可不是小事。
美国有专家站出来说了,要是中美开战,谁能赢不光看谁的枪多炮硬,还得看四个关键点:国家动员能力、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工业实力和外交环境。
1.png

国家动员能力

国家动员能力,就是国家在紧急情况下,能不能快速把人、钱、物组织起来往一个目标使劲。
现代战争打的可不是小规模冲突,尤其是中美这种级别的大国对决,谁能更快动员全国资源,谁就占了先手。
中国的优势挺明显,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让政府在关键时刻能迅速调资源。
2.png

举个例子,2020年新冠疫情刚起来的时候,武汉封城那是说封就封,几天之内方舱医院就建好了,全国的医生、物资一股脑往那送。
这效率不是吹出来的,是中央能拍板、地方能执行的结果。从工厂到老百姓都能动起来,这种能力在战时绝对是杀手锏。
要是真打仗,中国能快速征兵,把民用工厂改成生产军火的流水线,保证前线的枪炮弹药不缺。
3.png

加上宣传这块,政府还能通过媒体把全国的士气鼓起来。2023年,南海局势紧张的时候,网上到处是爱国口号,老百姓的情绪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战时这种集中力量干大事的本事,能让中国在短时间内把资源用在刀刃上。
美国情况有点不一样。它的联邦制和分权机制在平时挺好,但到了战时可能会拖后腿。总统要打仗,得先过国会这关,可国会里的两党天天掐架,决策拖个十天半个月不稀奇。
4.png

疫情那会,美国的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就没少扯皮,物资分配乱七八糟,有些州还自己玩自己的。这种分散的结构在战时可能让美国在起跑线上慢半拍。
当然,美国也不是没底子。二战的时候,它能把全国经济迅速转成战时模式,造飞机造坦克那叫一个快。
5.png

但现在战争节奏不一样了,现代战争可能几天就见分晓,美国的民主程序和协调时间是个考验。
志愿兵役制虽然让军队素质高,可要全面动员还得靠预备役,时间一长才能看出优势。短期看,美国的动员效率可能比不上中国,但拖久了,它的资源和组织能力还是很强的。
6.png

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

打仗不光是军队的事,老百姓的支持也特别重要。
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直接决定了士气高不高、社会稳不稳。两国在这点上差别挺大,一个是集中管理,一个是多元化社会。
中国政府这些年通过教育和宣传,把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扎根在老百姓心里了。尤其是台湾问题,那是国家的底线,老百姓基本都支持统一。
7.png

疫情期间,大家自觉隔离,志愿者跑去武汉帮忙,这说明中国人在大事面前挺能拧成一股绳。战时这种认同感能转化成实际行动,年轻人可能抢着参军,老百姓也愿意勒紧裤腰带支持国家。
宣传这块也很给力。2023年中美在南海对峙的时候,官媒和社交平台一顿操作,爱国情绪一下就起来了。
政府还能控制舆论,把反对声音压下去,保证全国上下一个调调。这种团结在打仗的时候,能让中国少很多内耗。
8.png

美国的情况复杂点,老百姓意见太分散了。
2023年,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大部分美国人支持在台湾问题上帮一把,比如制裁中国或者送武器,但要真派兵打仗,支持率就掉下来了。
加上乌克兰战争拖了好几年,有些人已经觉得“打仗太累了”。
9.png

2023年,俄亥俄州毒气泄漏事件,政府反应慢吞吞,老百姓骂声一片,对政府的信任又少了一层。要是战争打久了,伤亡多、经济垮,民众可能就不买账了。
美国社会多元化是它的特点,但也可能是弱点。不同党派、种族、地区的人对战争的态度可能完全不一样。
比如2024年大选的时候,台海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有人支持打,有人觉得不值得。这种分歧要是放大,战时可能会拖后腿,政府想干啥都得看民意脸色。
10.png

工业实力

打仗拼到底还是拼物资,工业实力决定了谁能撑得住。中国和美国在这块各有各的强项,一个是制造大户,一个是技术牛人。
中国现在是全球制造业老大,2018年的工业产值就超过了美国、德国、日本加一块。它的工业链齐全,从钢材到芯片,啥都能造。
战时工厂一转产,导弹、无人机、军舰都能批量下线。疫情那会,中国能几天内把口罩和呼吸机的产量翻几倍,这灵活性在打仗时能派上大用场。
11.png

技术上中国也在追赶,5G、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已经不差了。“中国制造2025”这计划还让中国在高端制造上越来越自给自足。战时不怕被卡脖子,生产线一开,物资就不愁。
美国在高端科技上还是老大,F-35战斗机、航母、导弹防御系统,这些东西中国暂时还追不上。
可问题在于,美国的制造业比重下降了,经济更多靠金融和服务业。CSIS的报告说,美国的国防工业要是打持久战,弹药可能会不够用,有些关键零件还得靠中国供货。
12.png

比如导弹的铸件和电子元件,供应链一断,美国就得傻眼。
二战那会美国能靠工业硬生生砸赢仗,但现在全球化搞得它有点依赖外援。2024年美国喊着要“重振制造业”,想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短期看,中国靠数量和速度占优,美国靠技术领先,但得赶紧补供应链的窟窿。
13.png

外交环境

打仗不是俩人单挑,国际上的朋友圈也很关键。美国和中国在外交上各有各的玩法,一个靠盟友多,一个靠经济拉人。
美国在亚太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铁杆盟友,还有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CSIS的模拟说,要是台海开打,日本这些盟友帮一把,美国胜算能高不少。
欧洲和中东的盟友也能给点力,全球布局是美国的一大优势。
14.png

但盟友不是白帮忙的。
美国经常用制裁和贸易政策压盟友,搞得大家有点不爽。2023年,美国逼日本和韩国限制半导体出口,两国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有意见。
战时盟友肯不肯全力支持,还得看美国的外交信誉和利益能不能对上号。
15.png

中国靠“一带一路”跟亚非拉国家绑得挺紧。2023年它在非洲修路建桥,换来不少好感。
战时俄罗斯或者中东的某些国家可能会站中国这边,但正式盟友不多。中国的策略是低调发展,可能让一些国家保持中立,不站队美国。
中国在联合国的话语权也在涨,2024年它推动了好几项决议,外交能力不弱。可亚太这块,它跟日本、印度、越南关系都不咋地,战时可能会被围堵。
16.png

结语

中美要是真打起来,国家动员能力、人民认同感、工业实力和外交环境这四个因素肯定是关键。中国的集中管理和制造业强,美国的技术和盟友多,各有各的底牌。
但这种级别的冲突谁都讨不了好,美国可能赢了也元气大伤,中国输了也可能乱一阵子。米尔斯海默说过一句实在话:“大国竞争跑不掉,但和平比啥都值钱。”
17.png



参考资料:
1、美专家:中美一旦开战的话,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生存下来 海峡消费报 2023-04-03
2、BBC称《对华战争》纪录片引热议:中美会否开战? 参考消息 2020-2-25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古凌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