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基辛格,这位美国前国务卿、国际关系的老牌专家,最近放出了一些让人心里一紧的预测。他警告说,中美关系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两国可能会打起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能保不住位置;日本会变成美国在亚太地区反华的“桥头堡”,而台湾可能会成为中美博弈的“炮灰”。这些话听起来挺吓人,但基辛格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他的看法不能随便当耳旁风。
基辛格说了啥
2023年6月,基辛格刚过完100岁生日没多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抛出了这些“悲观论调”。他说,中美关系现在“危险得很”,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擦枪走火,甚至打起来,而且这种战争不会有赢家。他还提到,如果乌克兰在战场上反攻成功,把俄罗斯逼到墙角,普京可能就得下台。至于日本和台湾,他认为日本正在变成美国反华的“前沿阵地”,而台湾可能会在中美冲突中“被牺牲”。
基辛格这些话不是随便说的。他当年是中美建交的“大功臣”,对国际政治的理解很深。他的担忧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中美关系越来越僵、俄罗斯内外交困、日本在美国支持下越来越强硬、台湾夹在中间动弹不得。接下来,咱们就挨个分析。
中美关系:从吵架到动手?
中美关系这几年真是让人看得心惊肉跳。从贸易战打到科技战,再到地缘政治上的针锋相对,两国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贸易战:打来打去没个完
2018年,美国对中国开打贸易战,加了一堆关税,想逼中国改变贸易政策。可几年下来,效果并不明显。中国这边硬扛,美国也没占到多少便宜。2023年,中美贸易额虽然掉了一些,但中国还是美国的大贸易伙伴。两国经济绑得太紧,想彻底“脱钩”没那么容易。可这种互相依赖,反而让矛盾更复杂了。
科技战:抢地盘抢得头破血流
科技这块,中美掐得更狠。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下手挺黑,比如限制芯片出口、封杀华为5G,摆明了不想让中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这些领域追上来。中国这边也不甘示弱,砸钱扶持自己的科技企业,想在关键技术上自力更生。这场科技战不光是经济问题,还可能牵扯到军事安全,后果不好说。
地缘政治:南海、台湾成火药桶
在亚太地区,中美在南海和台湾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美国军舰、飞机三天两头跑南海,说是维护“航行自由”,中国这边直接回怼,说这是挑衅主权。台湾问题更敏感,美国老是派人访台、卖武器,中国这边军演不断,警告意味很浓。2023年,双方的军事动作越来越多,擦枪走火的风险真不小。
军事对峙:离打起来还有多远?
中美在军事上的对峙也越来越明显。美国在亚太的军演频次上去了,特别是在台湾海峡附近。中国这边也不含糊,东海、南海的巡逻力度加大,军舰、飞机碰面的次数越来越多。2023年,美国一艘驱逐舰在南海差点和中国军舰撞上,双方嘴上都说“克制”,但这架势,谁敢保证不会失控?
俄罗斯和普京:风雨飘摇?
普京在俄罗斯当了20多年“老大”,一直是个硬角色。可最近几年,俄罗斯内忧外患,普京的日子不太好过。基辛格说普京可能会下台,这话靠谱吗?
俄乌冲突:拖垮俄罗斯?
2022年,俄罗斯打乌克兰,本来以为能速战速决,结果陷进了泥潭。西方制裁接连不断,俄罗斯经济被摁在地上摩擦。2023年,俄罗斯GDP掉了3%左右,通胀率冲到10%以上,普通老百姓日子苦了不少。战场上,乌克兰虽然没完全翻盘,但也在咬牙反攻。战争拖得越久,俄罗斯越吃不消。
国内压力:民心散了?
俄罗斯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经济不行,物价飞涨,抗议活动时不时冒出来。虽然普京的民调支持率还不低,但长期战争加上生活水平下降,民众的不满肯定会越来越多。政治圈里也有不同声音,有些人觉得普京的政策把国家带沟里去了。这种情况下,普京还能不能稳住,得打个问号。
下台的可能性:有多大?
基辛格说,如果乌克兰反攻把俄罗斯逼到绝境,普京可能下台。可现在看,乌克兰的反攻还没到那一步,战场上双方还在僵持。普京下台的可能性暂时不大,但如果战争再拖个一两年,经济再垮下去,国内反对声再大点,普京的位子还真不好说。
日本:反华急先锋?
日本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在亚太地区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这几年,日本在美国撑腰下,军事上动作频频,特别是在反华这事儿上,越来越冲在前头。
军事升级:日本不装了
2023年,日本通过了史上最高的国防预算,自卫队跟美军的联合演习搞得热火朝天,尤其是在东海、南海这些敏感地方。日本还推什么“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拉着澳大利亚、印度这些国家一起,摆明了针对中国。这种转变,跟以前“和平宪法”的日本比,简直判若两人。
中日关系:老仇新怨
中日关系本来就一堆历史账没算清,钓鱼岛问题也老是吵个没完。近年来,中国在东海、南海活动多起来,日本觉得压力山大。日本政府公开说中国是“最大威胁”,还跟美国抱团更紧。中日这对邻居,关系是越来越冷。
中美博弈中的日本:站队美国
在中美竞争中,日本站队很明确,就是跟着美国走。2023年,美国安全顾问沙利文跑去日本,跟日本、韩国、菲律宾开会,搞了个“对抗中国之弧”。日本在这中间作用不小,成了美国在亚太的“反华基地”。这种角色,让日本在地区局势里越来越扎眼。
台湾:夹缝里求生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雷区”,基辛格说台湾可能成“牺牲品”,这话听着让人心里发毛。台湾现在的处境,确实挺尴尬。
中美博弈的棋子
美国老拿台湾当牌打,派官员访台、卖武器,说是支持“民主”。中国这边态度很硬,统一是底线,谁碰台湾谁就是挑衅。台湾当局呢,一边靠着美国撑腰,一边想在国际上刷存在感。可这种玩法,风险太大了。
台海局势:剑拔弩张
2023年,台海的紧张气氛更浓了。中国大陆在台湾周边军演不断,战斗机、军舰几乎天天露面。美国这边也不闲着,军舰过台湾海峡,飞机飞来飞去。双方你来我往,气氛跟紧绷的弦似的,随时可能断。
台湾的未来:两条路?
基辛格说的“牺牲品”,可能有两种意思。一是大国开战,台湾变战场,首当其冲受苦;二是美国跟中国谈条件,把台湾“卖了”换利益。不管哪种,台湾自己能做的太少,命运基本攥在中美手里。
结尾:悲观还是现实?
基辛格的预测听着挺悲观,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中美关系这么僵,俄罗斯这么乱,日本这么硬,台湾这么悬,国际局势确实不太平。不过,事情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历史证明,冲突不是必然的,只要各国冷静点,多谈谈、多合作,基辛格的“末日预言”不一定会成真。咱们老百姓看着这些大事,也只能希望大国博弈别真把世界搞乱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