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够清北偏不报?
江西三名700+学霸选了复旦交大,班主任直接解散班级群骂学生自私。
要我说这波学生没毛病,拿着分数选热门专业才叫人间清醒。
现在就业形势多严峻。
清北给的是核物理、低温物理这种天坑专业,复旦金融、交大计算机可是实打实的硬通货。
学生心里门儿清:名校光环再亮,毕业找不到工作也是白搭。
倒是某些学校把学生当业绩工具,班级群直接叫“清北团队合作群”,教师奖金和职称全押宝在清北录取率上——这吃相未免太难看。
张雪峰点破了真相:人家根本不是叛逆,而是躲开了天坑专业的深坑。
看看这几年高校就业数据,某些名校冷门专业的毕业生转行率高达60%,所谓“名校光环”在现实面前就是张废纸。
这三个江西孩子算得明白账:与其挤进清北当凤尾,不如在复交当鸡头锁定计算机、金融的王牌专业。
更讽刺的是后续爆料。
学校砸百万搞“清北冲刺班”,班主任三年带病加班没休假,图的就是学生金榜题名时能拿数万奖金和职称绿色通道。
学生按自己意愿填志愿,反倒被骂“不顾学校利益”。
教育啥时候成了对赌协议?
高分考生活该当学校的广告牌?
最新消息是班主任扛不住舆论道歉了。
但这事撕开的教育功利化伤疤还在流血。
当985录取率变成学校KPI,当教师奖金和清北人数挂钩,教书育人的初心早被明码标价。
那些骂孩子“白眼狼”的人该想想:要是自家孩子被逼着放弃金融IT去学冷门学科,你真能笑着接受?
志愿表不是卖身契。这仨学霸最硬气的不是拒了清北,而是把未来攥回自己手里。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