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退档悲剧刷屏
每年六月,多少家庭盯着电脑屏幕手抖。填错一个选项,十年苦读可能直接泡汤。2025高考季刚过,退档悲剧又刷屏了。
1. 致命的小方框
志愿表上那个“是否服从调剂”的选项,勾不勾?分分钟决定录取成败。有个考生625分刚够某985大学提档线,兴奋没两天,档案却被退回了。因为他填报的六个热门专业分数都没够上,又死扛着不勾调剂。结果系统直接把他踢出局,连二志愿的机会都没给。
2. 退档三大坑
今年被退档的考生,基本栽在这三件事上:
- 死磕专业不调剂:去年全国3.8%退档考生中,超七成因这个翻车。有人非计算机不读,结果分数差一点,档案直接作废。
- 体检表藏雷:浙江一考生628分报考临床医学,体检表上“色弱”俩字直接让努力泡汤——医生职业要求辨色力正常,再高分也白搭。
- 单科拖后腿:英语专业要求120分,你总分再高差两分?照样退!今年更出现新问题:部分专业仅收英语语种考生,学日语、俄语的考生外语满分也无效。
3. 调剂的真实作用
很多人误以为“服从调剂=认命读差专业”,其实八成高校允许转专业。例如深圳大学计算机系,大一成绩达标就能申请转热门方向。比退档后复读或掉到专科强多了!
4. 招生章程里藏保命符
这些细节常被忽略却直接要命:
- 北师大心理学要求数学单科≥110分
- 公费师范生限制本地户籍,差一天都不行
- 军校身高差1厘米直接出局
这些全写在招生章程小字里,但七成家长根本没点开看过。
填报志愿比考试更紧张?
盯着分数排位算来算去,不如老实勾上调剂。真被分到冷门专业,入校后还能转赛道。一旦退档,这批次直接出局——不是每个考生都有资本复读的。过来人只会说:别拿前途赌气。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