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和李现的《锦绣芳华》播出后争议不断,原本备受期待的“二搭”却因广告植入过多、剧情割裂遭遇滑铁卢。
首播当天14个广告创下业内新高,观众吐槽“追剧像看广告片”,连带杨紫的演技和状态也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人翻出她近年的哭戏对比图,发现表情模式化、面部肿胀感明显,甚至调侃“医美后遗症耽误了爆发力”。
谁能想到当年宋丹丹那句“不够漂亮”的劝退,如今看来竟藏着几分行业真相?
童星出道的杨紫始终在证明自己。
从《战长沙》临危受命救场,到《香蜜》哭戏封神跻身顶流,她用实力撕掉“小雪”标签。
但娱乐圈的残酷规则从未改变:郭靖宇选她演《大秧歌》时直言“朴实比漂亮重要”,发布会上这句话让杨紫捂嘴尬笑。
这些年她游走于正午阳光的精品剧与古偶流量剧之间,既要扛收视又要保口碑,却在颜值争议里反复横跳。
微调后的面部状态就像双刃剑,既带来资源也限制戏路,白玉兰提名的高光时刻终究被《锦绣芳华》的群嘲冲淡。
宋丹丹当年的评价如今被翻出重提,倒不是种黑色幽默。
影视圈对女演员的审视向来苛刻,要么美得惊心动魄,要么像任素汐般彻底抛开容貌焦虑。
杨紫卡在中间地带——明明手握爆款剧却总被挑剔颜值,演技在线却因医美痕迹影响代入感。
这何尝不是整个行业的困境?
资本裹挟下,演员被迫为商业价值让步,剧集注水拆分、广告见缝插针,最终消耗的还是观众缘。
当创作初心让位于变现速度,或许真正该反思的不止是演员的选择。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