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美或有一战?日本拱火中美局势,特朗普先退一步,中方有言在先

历史有点冷 · 2025-7-16 12:23:43
1.gif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饶是盟友日本,也不得不另寻出路:中国的贸易市场欢迎所有友好进行贸易的国家。
但台海之上,日美韩菲的联合演习却又不见消停,日本如此拱火之下,中美之间似乎必有一战。
但美国不得不先退一步,没办法,这是中国早就说好的。
2.jpeg

3.jpeg

稀土,美国霸权的致命弱点

“中国对我们的贸易政策非常公平。”7月初,当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专访中说出这句话时,全世界的观察家都屏住了呼吸。
这一句“非常公平”,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首次弯折,这位贸易战狂人正面对一个无法用恐吓征服的对手。
就在三个月前,这位美国总统还在挥舞145%的天价关税大棒砸向中国商品,如今却罕见地为中国“洗白”。
4.jpeg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主动透露计划在今年内访问中国,语气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缓和姿态
而在北京,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却异常简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这十二个字的外交辞令背后,是2025年4月中国对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F-35战机生产线濒临停摆的现实困境。
5.jpeg

无他,只因2025年4月的中国的那场稀土出口管制,直直插入美国的经济和军事两大命脉。
当中国宣布对镝、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时,五角大楼的报告显示:美国87%的主战装备生产线因稀土短缺而延迟交付。
F-35战机所需磁体98%依赖中国供应,通用汽车预计每天将面临2.3亿美元损失,特斯拉部分生产线被迫停摆,这些都暴露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致命软肋。
6.jpeg

“历史性的稀土协议”——特朗普在6月26日如此高调宣布中美达成的新协议。但揭开华丽辞藻,协议的实质内容却揭示了美国的战略妥协
中国仅同意每次开放6个月的民用稀土出口,每批次需提交最终用户承诺书,严禁用于军工
而美国则需取消对36家中国实体的制裁,放宽C919飞机零件出口和STEM留学生签证乃至芯片制裁
7.png

这份协议暗藏三重紧箍咒:定向供给固定稀土用途,流向追踪防止美国阳奉阴违,观察期条款更是可以在美国违约时尽早断绝稀土供应。
美国财长贝森特7月初急切表示“期待未来几周与中方会面”,其中有稳定美债市场和为特朗普9月访华铺路的考量,但更多的,还是为稀土寻求一个宽松的渠道。
而中方的回应坚定无比:商务部同步启动稀土走私严打行动,彻底堵死美国的灰色采购路径。
8.jpeg

9.jpeg

日本的两面下注

当特朗普在7月突然宣布对日本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时,东亚地缘政治棋盘上的棋子开始重新排列。
这位上次在关税战中尝到甜头的美国总统或许期待日本的又一次顺从,但得到的回应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是一场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斗争,我们绝不会退缩!”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千叶县的演讲中展现出罕见的强硬姿态。
10.jpeg

日本社会也展现出惊人的一致性,民众抗议,议员发声,就连平日批评政府的媒体也齐声谴责美国关税政策“任意妄为”,呼吁坚守立场。
这种全民共识背后,是经济学家预测的冰冷数字:若关税实施,日本GDP可能在2025年下降0.8%,到2029年缩水幅度或达3.7%。
就在美日贸易摩擦升温之际,王毅外长与日本外相岩屋毅的会晤却洋溢着友好氛围。日本正在悄然调整战略,加强了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来缓解美国施加的贸易压力。
11.jpeg

日本这种“经济亲华、安全附美”的策略其实并不稳妥,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可能以驻日美军为筹码,要求日本大幅增加防务开支,甚至威胁减少驻军。
但日本无可奈何,美国的影响太深,现在已经到了危急时刻,必须寻求摆脱美国的出路。
当这个美国的传统盟友也开始寻找“去美化”路径时,全球权力转移的地震仪已检测到明显震波。
12.jpeg

13.jpeg

中美对决的真实成本

“中美必有一战”——这种论调在西方战略圈不绝于耳。但2025年7月的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上,中方高层用四个字作出回应:“不可想象”。
翻开地图册,中美之间隔着整个太平洋的阻隔,本身就构成天然的战略缓冲
历史上,美国在亚太的两场主要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仅仅止步于局部冲突,从未升级为全面对抗。
14.jpeg

在核时代,两个拥核大国直接交战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战争潜力的对比更让美国战略家寝食难安。中国钢铁年产能达12亿吨,占全球一半以上;而美国仅8000万吨左右。
中国14亿人口可支撑2000万兵员征召而不影响工业产能;同样规模的征兵将使美国20-25岁青年群体消失殆尽。
15.jpeg

2025年4月就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的丹·凯恩上将,在提名听证会上坦承:“由于国防工业基础存在显著缺陷,如果与中国爆发持久战争,美军尚未做好准备。”
美国每月仅能生产4万枚155毫米炮弹,而俄乌战场每天就消耗1-4万枚。在中等规模冲突中,美国一天就要消耗一个月产量的弹药,这填不满太平洋战场的巨大胃口
16.png

更致命的是,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将在2027年全部退役,而替补的伯克III型驱逐舰建造缓慢——到2027年最多完成6艘,远不能填补空缺。
当欧盟在7月14日宣布对美国商品征收30%报复性关税时,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遭遇了最沉重的背刺。
欧洲媒体自嘲道:“到底谁才是美国的盟友?” 这场跨大西洋贸易战的爆发,标志着美国单极霸权时代的终结。
17.jpeg

德国车企随总理专机抢滩中国新能源市场,三星将产能转向马来西亚,金砖国家建立千亿储备基金,这些分散的浪花正汇聚成改变世界格局的洪流。
历史不会等待恐吓者,只会奖励求和者。中国与众多国家的贸易虽然每一次都很微弱,但合起来也足够冲垮单边主义的高墙。
信息来源:
日本首相:美方公布的关税信息令人遗憾 将继续进行谈判——央视新闻
王毅会见日本外相岩屋毅——环球网
18.png

19.pn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历史有点冷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