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美“免战牌”即将失效,美财长主动交底:中国有我们想要的东西

斋晗 · 8 小时前
2025年6月,中美贸易博弈的90天“免战牌”进入倒计时,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两国间的经济角力。这场始于2018年的贸易争端,因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政策而起,至今仍未平息。
日内瓦谈判达成的临时协议,让双方将对等关税降至10%,为市场注入短暂平静,但期限将至,紧张气氛再度升温。
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近期表态,坦言“中国有我们想要的东西”,点明稀土资源成为谈判焦点。
1.jpeg

斯科特·贝森特,特朗普政府的财政部长,拥有丰富的华尔街经验。他以温和派形象出现,试图在强硬派主导的白宫中寻求平衡。
5月10日,他在日内瓦率领美国代表团,与中国谈判团队展开激烈交锋。他的核心任务是稳定市场情绪,同时为美国争取稀土等关键资源的稳定供应。
6月3日,他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掌握的稀土资源对美国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美国也在芯片出口上做出让步,试图换取中国在稀土审批上的宽松。这种直白的表态,显示出美国在谈判中的迫切需求,也暗示双方攻守形势的悄然转变。
2.jpeg

中美贸易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18年。特朗普政府认为,中国通过不公平贸易行为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技术转让要求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2018年7月6日,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迅速反制,对同等规模的美国商品征收对等关税。此后,双方关税战逐步升级,涉及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2020年1月,双方签署第一阶段协议,缓解部分紧张局势,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2025年4月,特朗普重启高额关税政策,宣布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10%至50%的关税,其中对中国商品的税率最高。这不仅引发中国反制,也让欧盟、日本等盟友公开表达不满,认为美国单边主义破坏了全球贸易秩序。
日内瓦谈判是2025年贸易博弈的转折点。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达成临时协议,同意在90天内将对等关税降至10%,并暂停非关税反制措施。中国商务部声明,这一协议旨在为后续磋商创造条件,但强调美方必须取消2018年以来所有不合理关税。美国则希望通过放宽芯片出口限制,换取中国在稀土出口上的让步。
稀土作为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材料,广泛用于芯片、电动车电池和国防设备,中国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供应。2023年,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制,向西方传递了明确的战略信号。这种资源优势让中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贝森特的表态揭示了美国的困境。6月3日,他在华盛顿的一场经济论坛上表示,美国批准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是双方谈判的一部分。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掌控力是美国无法忽视的现实。美国高科技产业对稀土的依赖,使其在谈判中不得不做出妥协。
然而,中国的立场始终坚定。5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日内瓦会后表示,任何合作必须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单边关税必须全部取消。6月5日,中美元首通话进一步确认了这一原则,但美国商务部随后宣布新的芯片出口限制,引发中国强烈抗议。
6月10日,双方在伦敦继续谈判。会谈持续两天,达成初步框架,同意建立长期经贸磋商机制。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双方在“框架上成功握手”,但未公布具体细节。
中国商务部则澄清,这仅是谈判的延续,远非最终协议。框架内容包括美国放宽部分出口管制,中国依法审批稀土出口申请。然而,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协议已签”,试图提振市场信心。这一表态未能掩盖美国内部的矛盾。
华尔街对关税战可能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忧心忡忡,中西部农民因出口订单减少而抗议不断。欧盟和日本则明确表示,不会跟随美国遏制中国,转而寻求与中国加强经济联系。
3.jpeg

中国在谈判中的底气源于其经济韧性和战略资源。稀土出口管制成为一张硬牌,每次美国试图施压,中国便收紧审批,迫使美国企业重新调整供应链。6月15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部分美国企业放宽出口限制,但同时强调稀土审批将严格遵循国际防扩散义务。
相比之下,美国的盟友体系出现裂痕。欧盟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会议,批评美国关税政策损害全球贸易。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示,亚洲国家需要更开放的合作,而非对抗。这些外部压力让特朗普政府的处境更加被动。
这场博弈的短期前景依然不明朗。90天期限临近,市场波动加剧。道琼斯指数在6月上旬因谈判不确定性下跌3.2%,上海港的货运量则因出口商观望而略有下降。
特朗普政府不愿重燃全面关税战,但仍试图通过拖延战术谋求更大利益。6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重申,中美合作的唯一前提是平等,任何单边施压都将适得其反。贝森特在最后一次公开表态中表示,谈判将继续,因为对抗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斋晗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