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96%外资撤离!印度经济崩盘,内忧外患,发现只有中国能救

日出东方辉煌 · 2025-7-18 14:49:01
印度的宏大叙事,撞上了一堵名为现实的墙。来自西方的信心,原来如此靠不住。
面对四面楚歌的困境,向东看,望向曾经的对手,成了唯一的选择。
1.jpeg

2025年4月,一声爆炸撕裂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平静。这次袭击的目标不是军人,而是游客。
26名游客因此丧生。
印度的怒火被彻底点燃,指责是巴基斯坦境内的武装组织干的。随即,名为“辛杜尔行动”的报复开始了。无人机和导弹飞越边境,砸向巴基斯坦境内的目标。
2.jpeg

巴基斯坦没有坐以待毙。他们的反击代号为“布尼扬行动”。
双方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展开了持续四天的交火。这片争议之地再次被炮火笼罩。
3.jpeg

短短四天,至少66人死亡。
平民的伤亡,让两国之间的仇恨进一步加深。最终,在5月10日,美国出面调停,双方才勉强达成了停火。但冲突留下的伤疤,远比想象中要深。
4.jpeg

打仗,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钱。
冲突期间,代表着印度经济信心的Nifty50指数,一度下跌了3。5%。这看起来不多,但背后是实实在在的资本外流。
外国投资者在这期间,总共撤走了大约20亿美元的资金。
这还只是开始。巴基斯坦关闭了瓦格赫-阿塔里,这是两国之间最主要的陆路边境通道。这一下,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出口几乎陷入停滞。
5.jpeg

虽然印度每年卖给巴基斯坦的东西也就12亿美元左右,不算多。但是这个举动释放的信号很糟糕。它告诉所有在印度和准备来印度的投资者,这个地方不稳定,随时可能出事。
更让印度难堪的是,这次军事行动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暴露了自己在无人机和防空系统上的技术不足。仗打完了,面子和里子都受到了些损失。
6.jpeg

在与老对手的冲突中吃了瘪,印度本能地望向自己的战略伙伴——美国。过去,尤其是在特朗普时期,美印关系被称为“全面伙伴关系”,军事和贸易合作都很紧密。
可到了2025年,新德里等来的不是安慰和支持,而是一盆冷水。
7.jpeg

美国当时正在搞“对等关税”,对很多贸易伙伴都加了税。印度想通过谈判拿个豁免,但美国没同意。不仅如此,美国还反过来对印度提了要求。
2025年5月,美国明确要求印度,必须进一步开放自己的农业市场。
8.jpeg

具体来说,就是要印度降低对美国农产品的关税,还要放宽对转基因作物的进口限制。
这个要求,精准地踩在了印度最痛的神经上。
为什么说农业是印度最敏感的地方?
因为农业占据了印度全国经济总量的15%。
更关键的是,印度有将近一半的劳动力,都靠农业过活。
9.jpeg

开放市场,让美国的农产品进来,可能会让美国高兴,从而在关税上松口。但代价是,印度国内千千万万的农民可能会因此失去生计。
印度政府不是没试过。就在2024年,政府想推动农业市场化改革,结果引发了北部地区农民的大规模抗议,声势浩大,最后政府不得不暂停了政策。
10.jpeg

现在美国又来提这个要求,等于是把印度架在火上烤。一边是得罪不起的美国,一边是惹不起的农民。莫迪政府在外交和内政上,都陷入了极大的被动。
在边境冲突和外交遇冷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危机,正在印度经济内部发酵。
11.jpeg

印度经济曾经是世界的希望之星。很多人预测,它2024年的经济增长能达到6。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排第一。
但到了2025年,情况急转直下。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外国直接投资,也就是FDI。说白了,就是外国有多少真金白银愿意投到你这里来。
12.jpeg

根据印度储备银行的数据,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出现了。
2025年第一季度,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和202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惊人的96%。
几乎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之前计划在制造业、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的投资,都停了。南部和中部地区的很多工业园区项目,都被直接搁置。
全球的投资者,突然之间对印度失去了信心。
13.jpeg

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以及美国表现出的冷漠,都加剧了这种不信任。但根本原因,还是印度自己的内部问题。
2024年,印度的通货膨胀率一度高达7。8%。食品和能源价格飞涨,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消费的意愿和能力都在下降。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5年初,印度北部又遭遇了干旱,粮食产量因此下降了15%。
与此2024年印度的全国失业率,达到了8。2%。
大量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14.jpeg

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让印度的国内市场死气沉沉。外部的钱不来了,内部的人没钱花,整个国家的经济机器都开始运转不灵。
美国靠不住,老对手又在边境虎视眈眈,国内经济一团糟。在这种绝境之下,印度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邻国——中国。
尽管在2020年,两国因为加勒万河谷的冲突,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但是到了2024年,经过多轮谈判,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已经初步缓和了。
2025年7月,印度外长苏杰生访问了北京。
这次访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来谈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的。
数据显示,中印之间的贸易额,在2024年已经恢复到了1350亿美元,快要赶上疫情前的水平了。
中国在印度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电子制造和基础设施这些领域。这些正是印度现在急需的。
中国当时提议,可以在金砖国家的框架下,搞一个农业技术合作机制,专门解决南亚地区的粮食安全和水资源问题。
这对于正在遭受干旱和农业问题困扰的印度来说,吸引力巨大。引进中国的高效农业技术和节水灌溉设备,可以直接提升印度的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中国的企业也表示,愿意参与印度的高速铁路和智能城市项目。这些大项目,能给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宝贵的资金和技术。
15.jpeg

印度对中国的态度也不是完全放开的。国内对于中国的疑虑依然存在,特别是在边境和数据安全这些问题上。
印度政府要求,中国企业来投资可以,但必须遵守严格的本地化要求,并且要加强技术转让。
印度非常清楚,和中国进行经济合作,是它摆脱当前困境的一个重要出路。尤其是在被美国施压,又和巴基斯坦闹僵的背景下,这个选项变得愈发重要。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日出东方辉煌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