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坛的璀璨星空中,何可欣曾是最耀眼的那一颗。
这位被国人亲切称为“高低杠小公主”的体操名将,以卓越的天赋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赛场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13岁就摘得全国锦标赛高低杠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她更是连夺女团和高低杠两枚金牌,成为体操高低杠项目的大满贯得主。赛场上的她,身姿矫健,动作行云流水,每一次完美的翻转都惊艳了世界。
退役后的何可欣,选择继续深造,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2024年,她收获了甜蜜的爱情,男友郭航在“花炮之乡”湖南浏阳浪漫求婚,同年11月,两人在北京举办了温馨的婚礼。
今年5月6日,32岁的何可欣迎来了人生新角色——母亲。生产时,她本坚持顺产,却因胎儿较大遭遇困难。
面对医生侧切的建议,考虑到自身膀胱小、尿频的问题,她果断拒绝,最终转剖腹产才母子平安。这段艰辛的生产经历,展现了她坚强又细腻的一面。
然而,谁也没想到,产后仅一个多月,这位奥运冠军竟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从宽敞舒适的95平电梯豪宅,搬进仅有50平的老旧小屋。这巨大的落差,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甘愿放弃优渥的居住环境?
6月24日,何可欣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视频,揭开了这个谜底。视频中,她抱着孩子站在曾经的豪宅里,半开玩笑地“抱怨”:“为了孩子愣是把95平的电梯房换成50平的老破小,这房子比我的年龄都大,空间比鸽子蛋都小,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虽然话语中带着调侃,但眼中满是对孩子的爱意。
随后,何可欣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来到即将入住的小屋。她衣着朴素,未施粉黛,完全没有冠军的架子,显得格外真实接地气。走进小区,便能感受到岁月的痕迹,没有电梯,基础设施陈旧,四周静谧,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住户大多是老年人。
推开房门,一股陈旧的灰尘味扑面而来,何可欣忍不住连打几个喷嚏。昏暗狭小的客厅映入眼帘,面积甚至不及原来家中的卫生间,堆满杂物的空间显得更加逼仄。
阳台被柜子遮挡,光线难以照入,让整个屋子显得更加阴暗。
次卧的情况更是堪忧,狭小的空间仅能放下一张床和勉强立足的地方,破旧的木窗摇摇欲坠,仿佛随时会漏风漏雨。虽然保留着最原始的供暖设施,但整体环境着实不尽人意。
令人意外的是,何可欣并未展示主卧,但从其他房间的状况推测,想必也是大同小异。夏天蚊虫滋生,这样的环境对于刚满月的宝宝来说,着实令人担忧。
不过,厨房倒是相对干净明亮,成为这破旧小屋中的一丝慰藉。
原本让何可欣期待的小院子,也被邻居告知“中看不中用”,只能用来种种树苗。这接连的打击,换作旁人恐怕早已崩溃,但何可欣只是无奈地笑笑,眼中却依然坚定。
其实,这间看似破旧的小屋,地理位置却十分优越——位于北京二环内。即便房屋老旧,房价依旧高得令人咋舌,是无数北漂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住所。
而何可欣选择这里的原因,在网友的追问下终于揭晓: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原来,小区周边汇聚了师大幼儿园、实验小学等众多知名学府。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她早早开始谋划,四处寻找合适的房源,这份未雨绸缪的母爱令人动容。
消息一出,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感慨母爱的伟大,为了孩子,何可欣不惜牺牲自己的居住品质,这份无私令人敬佩;
也有人表示不解,孩子才一个多月,距离上学还有漫长的时间,如此早做准备,是否有必要?争议声中,何可欣的选择引发了大众对于家庭教育、资源竞争的深刻思考。
与光鲜亮丽、动辄购置豪宅、送孩子出国镀金的明星相比,何可欣的选择显得格外朴实。她曾在赛场上为国家拼搏,退役后依然脚踏实地,用自己的方式为孩子规划未来。这份对孩子的爱,没有奢华的包装,却无比真挚。
何可欣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无数母亲的缩影。她们甘愿为孩子付出一切,默默承受生活的艰辛,只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教育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她的选择或许不是个例,但却依然触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这份深沉的母爱,都值得我们尊重与理解。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