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边的街头,破旧的建筑和崭新的赌场形成强烈对比。
这个曾经创造吴哥窟辉煌的古老王国,如今却成了国际新闻的"常客",人口贩卖、网络诈骗、贫困循环。
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柬埔寨,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
历史伤痕,外部干预与社会动荡
要理解今天的柬埔寨,需要回到上世纪70年代。
1970年3月,柬埔寨发生军事政变,当时的政治变动存在外部势力干预迹象。
那时越战正酣,北越通过"胡志明小道"向南方输送物资,而这条小道穿越柬埔寨东部。
美国为切断补给线,于1965-1973年对柬实施代号"菜单行动"的秘密轰炸,据耶鲁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数据,轰炸投下了约270万吨爆炸物。
此次行动不仅摧毁军事目标,更导致数十万农民流离失所,农村社会结构也几乎崩塌。
后来红色高棉崛起,或许是利用民众对外部势力和朗诺政府的仇恨,承诺建立"农民天堂"!
1975年4月,红色高棉攻入金边,开启三年零八个月的统治……
据联合国特别法庭及耶鲁大学研究,其实施极端社会改造政策,导致170万至 200万人非正常死亡,占当时人口约1/5。
期间强制清空城市、废除货币,华人、伊斯兰教徒等少数族裔遭受重创,国际社会对柬各方势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支持,这一时期的外部援助也成为影响柬局势的因素之一。
现代乱象,治理薄弱与灰色产业滋生
进入21世纪后,柬埔寨并未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发展。
世界银行2025年柬埔寨经济报告显示,柬埔寨农村人口占比超60%,2025年人均GDP预计达2924美元,但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教育体系薄弱,大量儿童辍学打工。
城市就业机会有限,缺乏技术培训和产业支撑。
且美国2025年7月宣布的柬埔寨输美产品36%关税自8月1日生效,在此前光伏行业就已被加征高额惩罚性关税……
这种发展困境为灰色产业提供了一定的土壤。
柬埔寨并非没有作为,2025年7月,柬埔寨警方展开"前所未有"的电诈清剿行动。
在金边、西哈努克港等地逮捕超1000名涉诈人员,涉案人员来自至少20个国家。
令人担忧之处在于,部分西方游客仍将柬埔寨部分地区视为监管薄弱地区。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2023年报告指出。
柬埔寨存在跨国人口贩运问题,12-17岁儿童中约11%曾遭遇网络性剥削,施害者中不乏来自西方国家的成年男性。
地方执法资源不足,部分官员存在收受不当利益的情况,国际舆论施压后往往仅作临时整顿。
柬埔寨的乱局可能还与大国博弈密切相关?
大国博弈,地缘夹缝中的生存挑战
洪森政府长期奉行平衡外交策略。
既接受西方援助和发展建议,又向中国等寻求基建资金和合作支持。
近年来,美国加大施压,削减援助并调整贸易政策。
欧盟也威胁取消出口特惠待遇。
或许是面对外部压力,柬埔寨加深了与中国合作。
中资企业参与柬多项基建,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部分项目也面临本地化进程待提升的问题。
中柬经济合作促进会报告显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通过技术转移带动本地就业超3万人。
但仍有项目存在外籍员工较多的情况,本地就业带动需加强。
结构性困境,发展与稳定的深层矛盾
柬埔寨的问题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历史创伤尚未愈合,美军轰炸和红色高棉时期的动荡导致社会信任度低、制度建设滞后。
经济发展模式虽在优化,但仍依赖成衣出口和旅游业,产业结构脆弱。
再加上对网络犯罪等新型违法活动应对乏力。
柬埔寨的发展挑战非一日形成,也难以一蹴而就解决。
从历史动荡到现代治理难题,每一环都有其复杂背景。
历史遗留的问题需要正视,但面向未来的治理行动才是破局关键。
信源:“
耶鲁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柬埔寨战争期间美国轰炸的历史影响》
联合国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红色高棉政权时期人权调查报告》
世界银行:《2025 年全球经济展望:柬埔寨》
柬埔寨财经部:《2025 年财政管理法草案声明》
柬埔寨国家警察总署:《关于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全国行动公告》
美国商务部:《2025 年互惠关税实施细则》
中柬经济合作促进会:《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发展报告》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2023 年东南亚人口贩运调查报告》
中国商务部:《中柬共建 “一带一路” 合作成果白皮书》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4 年柬埔寨儿童状况报告》”
文/编辑: 珞翎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