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全红婵又一次因伤退赛的消息,心里咯噔一下。
她在训练中左踝关节积液量达常人三倍,腰部劳损复发,连正常训练都难坚持。这次直接退出了新加坡世锦赛,放弃了卫冕之战。
算下来,这已是她近年因伤错过的第三场大赛。2022年全国锦标赛因腰伤缺席,2023年脚踝旧伤复发退出世锦赛选拔,今年5月全国冠军赛前三天又突然退赛。伤病像影子一样跟着她,尤其是脚踝韧带损伤和关节腔积液的老问题,长期高强度的翻腾冲击让关节软骨磨损、韧带变性。
好在,这次康复有了新安排。她暂时回到广东省队,由师兄谢思埸带着做康复训练。国家队教练周继红认为,省队能提供更贴身的照顾。广东医疗团队为她定制了“三阶段计划”:先消炎止痛,再用水疗重建肌肉记忆,最后恢复技术动作。这比硬扛着参赛更实际。
她回湛江老家了。父亲全文茂承包了爬树摘荔枝的活儿,让女儿在树下指导侄女压水花;母亲天没亮就煮她最爱的白切鸡和蒜蓉蒸虾。家庭温暖成了最好的疗愈,她自己也说:“我会积极配合治疗,跳水是我热爱的事业,不想让支持我的人失望。”
伤病背后还有一道坎——身体发育。18岁的她正经历长高长重的关键期。她曾坦言:“现在翻腾像绑了沙袋,动作没做完就快到水面了。”为了控制体重,她每天练7小时,跑步、力量训练轮着来。这种生理变化对女跳水运动员是普遍挑战,需要时间重新找平衡。
网上有些声音很刺耳。有人造谣她“被国家队排挤”,甚至传“改国籍”。但真相很简单:国家队队医要随大部队去新加坡,她留北京反而没人管。主管教练陈若琳因赛事任务暂别,但广东有带她启蒙的何威仪教练,还有师兄们亲自陪练。
她和陈芋汐的关系也被误解。有人把两人竞争说成“宫斗剧”,可实际呢?陈芋汐说过:“没有全红婵,我可能无法维持现在的竞技状态。”国际泳联称她们是“史上最佳搭档”,双人赛从未输过。全红婵失误时,陈芋汐会安慰她;陈芋汐被骂,全红婵默默支持。
医疗团队对未来很乐观。他们认为:“全红婵的水感和空中觉察力不会消失。”只要科学康复,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她还能冲“第二高峰”。
放心吧,这次退赛不是终点。养好伤,是为了跳得更远。再强的天才,也要给身体喘口气的时间。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