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应继续取消不合理对华限制:基于互利共赢的理性选择
2025年7月,美国商务部宣布解除对中国EDA芯片设计软件和乙烷出口的限制,这一举措被国际舆论视为中美经贸关系缓和的重要信号。然而,在科技、贸易、投资等领域,美方仍保留大量不合理限制措施,不仅损害中美企业利益,更阻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利益出发,美方应顺应经济规律,继续取消对华不合理限制,以开放合作取代零和博弈。
一、当前对华限制的现状与不合理性
美方当前对华限制呈现"选择性松绑"与"结构性封锁"并存的特征。在日内瓦和伦敦会谈后,美方取消了91%的对华加征关税,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并放宽EDA软件、乙烷等领域出口管制。这些措施短期内缓解了两国企业的经营压力——新思科技等EDA供应商恢复对华销售后,股价单日上涨6%;美国乙烷出口商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的数据显示,8艘运输船已重启对华运输,预计三季度出口量将恢复至限制前的85%。
但深层限制依然存在。在半导体领域,美方虽批准英伟达H20芯片出口,却继续禁止3nm以下先进制程设备和AI芯片对华销售;投资审查方面,2025年2月出台的行政令仍禁止美国资本流入中国半导体、量子技术等"敏感领域";关税政策上,10%的基础关税尚未取消,且8月12日暂停期后存在恢复风险。这种"明松暗紧"的策略,本质上仍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违背市场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
尤为不合理的是,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泛化限制范围。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方将50余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其中30%与军事用途无关。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指出,对华芯片管制导致美国企业丧失12%的全球市场份额,直接损失超800亿美元。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遭到美国商会、半导体行业协会等17个商业组织联名反对,他们在致白宫的信中警告:"技术脱钩将使美国失去下一代技术主导权。"
二、取消限制符合中美双方根本利益
从经济现实看,取消对华不合理限制是缓解美国国内困境的迫切需要。当前美国面临三重压力:制造业回流效果不佳(2025年5月制造业PMI跌至47.8)、消费者成本上升(对华关税导致美国每个家庭年均多支出1277美元)、企业竞争力下滑(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份额因供应链受限下降3.2个百分点)。美联储前主席耶伦直言:"持续对华限制就像给美国经济绑上沙袋。"
对中国而言,解除限制有助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78%的在华美企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特斯拉、英特尔等企业近期纷纷宣布扩大在华投资。但技术封锁迫使中国加速国产替代——长江存储已实现232层闪存量产,华为海思推出全栈EDA工具,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的结果,恰恰是美方不愿看到的。正如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所言:"限制只会创造新的竞争者,最终损害限制者自身。"
全球经济复苏更需要中美合作。中美贸易额占全球15%,两国GDP合计占世界40%。美方限制措施已导致全球贸易增速下调4个百分点,欧盟、东盟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呼吁美方"停止单边行动"。2025年6月,欧盟联合日本、韩国对美加征45%反制关税,正是对美方贸易保护主义的直接回应。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议题上,中美技术合作同样不可或缺。
三、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与历史经验
多边贸易体制正遭受美方限制的严重冲击。中国已就美关税措施向WTO提起12起诉讼,其中8起胜诉。WTO专家组明确指出,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的关税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构成"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164个WTO成员中,142个成员联名反对美方将贸易问题政治化的做法,反映出国际社会的共同立场。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对话合作才是正道。2018年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骤降70%,农场主损失超240亿美元;2022年芯片禁令使美国半导体设备对华销售额下降43%。而2025年5月取消部分关税后,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当月增长18%,印证了"开放即共赢"的朴素道理。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警告:"试图与中国经济脱钩,将导致世界分裂为两个阵营,这是现代经济史上最大的错误。"
当前,美方应抓住谈判窗口期,采取实质性行动:一是全面取消剩余10%关税,停止对稀土、锂等资源的出口管制;二是解除对半导体制造设备、AI芯片的不合理限制,将更多中国实体移出制裁清单;三是停止干扰两国企业正常合作,放宽投资审查和人员往来限制。这些举措不仅能缓解美国国内经济压力,更能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
四、构建中美经贸关系新范式的路径
面向未来,中美应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重建经贸互信。可借鉴"伦敦框架"经验,建立定期磋商机制,分领域制定开放清单:在科技领域,设立"安全例外"负面清单,明确非军事用途技术的开放标准;在贸易领域,以WTO规则为基础,逐步实现零关税;在投资领域,相互给予对方企业国民待遇。这种"清单式管理"既能保障国家安全,又能释放合作空间。
国际社会也应发挥建设性作用。G20、APEC等多边平台可推动制定《全球供应链稳定公约》,禁止以"国家安全"为由的任意限制;WTO应加快改革争端解决机制,增强对单边措施的约束能力。正如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所言:"中美关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选项。"
美方取消对华不合理限制,不仅是经济决策,更是政治决断。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试图通过脱钩断链遏制中国发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大门越开越大,愿与美方相向而行。但合作需要诚意,解铃还须系铃人。美方应摒弃零和思维,以实际行动取消剩余限制,让中美经贸关系重回正轨,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正能量。这既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也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