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那边,北京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招生计划是空着的。
一个学生都没招到。。。数据反复核对,没错,就是断档了!
清华大学的法学类专业在内蒙古的录取分数是637分。
武汉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分数线比它高。
这种事,以前听都没听过。
清华北大,冷门专业也挤破头。
现在不一样了。
家长的心思,变了。
家长问,是去清华读一个不知道干嘛的专业,还是去华东师范大学当公费师范生?
这个问题十年前有答案吗?
没有!
根本不会有人这么问!
现在居然成了一个需要郑重考虑的选项。
大家算的不是学校牌子那本账,是毕业之后工作好不好找这本账。
江苏的乡村教师计划,文科分数线634,理科620。
这个分数,以前可以去中国人民大学,可以去浙江大学。
上海海关学院的录取分是657。
国防科技大学的分数线,直逼清北。
这些是什么?
“铁饭碗”!
分数一个比一个卷。
我们班有个小李,去年考了648分。
家里人觉得这个分数不上个985名校就亏了。
最后去了,读的旅游管理。
现在大二,天天为了找个实习单位头疼。
他的同桌,分数比他低30分,去了一所师范院校,读数学教育。
那个同桌现在在准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
毕业之后,编制就在那里等着。
哪个选择对?
现在的学生想得明白。
他们不要那些虚的、说不清楚的光环。
他们要的是保障,是毕业之后能有一份工作,家里人能安心。
毕业就失业,谁受得了?
或者说,就业前景比学校名气重要!
广西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录取分605分。
这个分数线,超过了一些985高校的某些专业。
为什么?
学科实力?
就业才是硬道理。
出来能进国家电网。
以前报志愿,顺序是学校、专业。
现在,很多人的想法变了。
第一,看这个专业以后能不能进编制。
第二,看专业本身学起来怎么样,工作对不对口。
才是看学校的牌子响不响。
这个变化,太大了!
以前,清华大学的天体物理专业,就算不知道毕业去哪,家长也觉得脸上有光。
现在不一样了。
清华的土木工程,出来也是干工程。
北大的考古,出来也是下田野。
不是说这些专业不好。
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分数投了票!
他们选了现实。
公务员、国企、老师。。。。。。这些以前大家觉得是“求稳”的选项,现在成了很多人眼里的香饽饽。
这种选择,是一种理性的回归。
大家不再盲目地为了一个“名校生”的头衔去填报志愿。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让孩子能过上生活。
“铁饭碗”能提供稳定的生活和保障。
为什么不选?
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都在变。
学生们的选择,自然也在变。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