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数据看,出厂价和官方指导价在下跌周期中通常保持稳定,充当“锚”的作用;
而批发价和终端零售价则随市场供需剧烈波动,在高峰期大幅溢价于指导价,低谷期甚至贴近出厂价。每次价格下跌的幅度往往在25%~60%之间不等,其中1989年和2013年两次腰斩最为严重,1998年和近期波动相对温和一些。
持续时间方面,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不等:1989年和1998年的调整不到两年即告结束,而2012-2016深调长达四年。
如果我们简单从上述四次暴跌简史来看,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每次下跌过后茅台价格均能再创新高,长期趋势依然向上。这得益于茅台作为稀缺高端品的品牌价值和需求韧性。
结合2012-2015年那轮白酒调整、2019年东阿阿胶断供去库存、以及当前五大变量,我们作一个时间预判:
茅台商品价格完整周期修复时间:预计为3 - 4年万物周而复始,除了看商业模式,周期也是很强的逻辑茅台曾是时间的朋友,但今天它要先熬一熬。在周期的底部,我们更应看清结构,而非只看价格。
当下不是否定茅台品牌力的时候,这些模型的预测也不是看空某个股票资产。价格,它是供需的反映。周期,它是经济信心的轨迹。
酱酒市场的深度调整将持续至2026年底。伴随库存逐步消化、经济环境回暖、以及企业战略调整到位,2026年有望迎来弱复苏。但需清醒认识:此轮调整后,行业将彻底告别“躺赢时代”,未来属于,品牌真正扎实、渠道健康、产品性价比突出**的实力派玩家。
凛冬虽寒,却也是行业自我净化的契机。酱酒的长远魅力从未改变——独特风味、稀缺属性、文化底蕴仍是其核心价值。当潮水退去,坚守品质与理性的企业终将等来下一个春天。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茅台正在重新聚焦白酒主业,做出产品创新化尝试,同时重新考虑新消费群体,毕竟商务聚饮场景,才是拉动茅台增量的根本所在。
久居神坛的茅台,没有这么容易被赶下王位。但诸多问题缠身,茅台需要一件件妥善处理,更需要慢慢习惯“下凡”的滋味。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