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半年收视榜流出,平均4.3的剧居然没人讨论剧情,全在数女演员扛了多少广告
榜单前二十里,只有年代戏《六姊妹》把单日破5写进履历。
梅婷演的大姐从少女到中年,时间跨度三十多年。
观众一边吐槽褶子,一边把遥控器按烂。
中老年女性撑起了客厅流量,这早不是秘密。
真正意外的是,广告商最舍得砸钱的不是流量小花,而是梅婷这张熟脸。
播出期间她一个人手上就戴了三个品牌的表,品牌图都没修,直接截屏当物料。
孙俪这次排第四。
保险销售胡曼黎市井又泼辣,开播前很多人担心她把角色演成房似锦二号。
结果她把上海话、普通话来回切换,骂客户时的调门跟买菜砍价一样顺。
收视冲到2.3,广告却只接到一个保险代言。
现实就是这么直白:观众爱看她接地气,品牌更想让她端着。
高圆圆三年没拍剧,一出手就是谍战。
角色白天公关总裁,晚上换身衣服去接头。
身份反转再反转,观众猜疯了,收视率飙到3.7。
最绝的是她在酒店走廊的回头杀,镜头一帧没剪,直接被剪成短视频全网刷屏。
品牌方连夜加预算,同款西装外套卖断货。
陈数素颜演警嫂,收视率3.3,评论区全在问口红色号,结果她根本没化妆。
她那段七十秒独白被剪成情感号素材,播放量破亿。
广告商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贤妻也能带货。
秦岚在《黄雀》里当扒手头目,表面医生白大褂,背地里策划整盘局。
1.6的收视在榜单里不算高,但她在审讯室抬眼那一瞬被做成动图疯传。
品牌没赶上剧播期,现在只能高价买二轮播出贴广告。
蒋欣的检察官被说用力过猛,收视还是破了2。
她演审讯戏时全程素颜,眼袋都没遮,品牌本想走高端路线,看到这版造型连夜撤了物料。
张佳宁的警嫂被夸少女感足,1.71的收视里有一半是短视频贡献的。
她把手机壳、耳环全换成平价同款,剧没播完商家就卖空。
这波不带货,胜似带货。
杨蓉演了税务师,专业术语四页纸一镜到底,结果观众注意力全在她的西装。
1.76的收视没达到预期,西装却成爆款,品牌笑到追加订单。
热依扎的律师第二季,收视从1.2爬到1.5,她把职场女性成长拍成了爽剧。
耳环、项链、口红全被扒,品牌悄悄把库存翻了三倍。
任素汐急救医生收视垫底1.1,但急救知识科普视频在抖音播放量破十亿。
没人记得剧情,全在跟她学心肺复苏。
这波流量没转化广告,却成了平台安全教育范本。
看完前十,流量明星几乎绝迹。
观众用遥控器投票:中年女演员才是客厅经济的核心资产。
广告商后知后觉,开始追投年代剧、生活剧、现实题材。
下半年抗战片排队上线,谁能复制梅婷的战绩,还不好说。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