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别只盯曹操了,真正最有实力统一三国的,是袁绍!

宋亚群 · 4 天前
核心提示: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最强者”?答案颠覆你的认知!
1.png

提起三国,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谁?
是掌控北方、号称“奸雄”的曹操?还是仁义满满、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又或者是盘踞江东的小霸王孙策?
告诉你一个惊人秘密:三国中最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其实不是他们三个,而是另一个你可能都没放在心上的“隐形王者”——袁绍。
是的,你看的没错,就是袁绍。
别急着反驳,先听我说完。
袁绍他老先生出道即巅峰,开局就拿下河北大半,兵多将广,家底厚得能盖北京,智囊团一个比一个厉害。
兵力几乎是曹老板的三倍,照理说,“天下一统”应该稳了才对。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官渡大战一败涂地,轰轰烈烈的袁家大业瞬间崩盘,袁本初成了三国第一大“输家”。
今天,就来扒扒这个“最接近统一天下却一败涂地”的男人,看看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起起伏伏,以及他的人生到底输了什么。
2.png

第一节:开局即王炸,袁绍才是三国真正的顶流
首先,得正本清源。
袁绍家世何等显赫?
四世三公!换成今天的话说,袁绍简直是官二代中的官二代,家里连续四代都是宰相级高官,全国高级官员有一半都出自他们家门下,背景硬得一匹。
河北四州,冀青幽并,地大人多,资源丰富,这个条件无人能比。
更牛的是,他的身边围满了堪称三国超一流的猛人:

  • 文有田丰、沮授、许攸、审配、郭图,个个都是主角级人物,纵横天下,决胜千里;
  • 武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都是能扛起大旗的猛将,力拔山兮气盖世,个个有万夫不当之勇。
兵力上,袁绍乌泱乌泱的大军压得曹操喘不过气,粮草充足,资源无忧,根本不用担心打不起仗。
按理说,手握这么“天选之子”的牌面,打谁谁不疼,灭谁谁不服?强如公孙瓒,在易京楼上吊身死;奸如曹孟德,也几次想当缩头乌龟。
可历史偏偏跟这个现实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袁绍最终被曹操逆转,输得一塌糊涂。相当于跑马拉松,领先了40多公里,最后一刻让人家赶超了!我们先看看袁绍他老先生是如何完成这一壮举的。
3.png

袁绍家底有多硬?
袁绍的家族,不是一般的豪门。
他的祖上曾经四代做过三公,这个级别在汉朝可不是随便谁都能达到的,三公,大体就是太尉、司徒和司空,妥妥的正国级,除了皇帝就他大了。
这么一个世家子弟,年轻时早早被推上高位,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和民众的支持。曾经担任过汉末西园新军的中军校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副总司令。
他掌控的河北地区,是当时中国北方的经济文化重心,人口多,资源丰富。
拿现在的话说,袁绍的势力覆盖了几个省级行政区:河北大部、山东大部、辽宁一部、内蒙古一部、山西大部以及河南一部,地盘大得吓人。
而且这些地区的士兵训练有素,装备良好,粮草供应充足,说袁绍“兵精粮足”一点也不夸张。
袁绍麾下牛人云集
不仅家底厚,袁绍手下的谋士和将领,也是三国鼎立中最强的。
田丰和沮授是他最得力的军师,也是三国时期顶级权谋大师,比起诸葛亮和郭嘉来都不惶多让,袁绍几乎把整个战略战术都托付给他们。
还有许攸,这位谋士后来投靠曹操,贡献了不少奇谋。后来为了一点小事被袁绍大加羞辱,几乎是白送了曹操一个大宝贝,简直就像要睡觉了递人家一个枕头。
再说将领,颜良、文丑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猛将,虽说最后战死,但在官渡战役之前,战绩辉煌。
还有张郃和高览这些人,都是后世评价极高的军事人才。想想张郃后来在瓦口关大战张飞,使得人人惊惧,最后连诸葛亮都是费了牛劲才使张郃钻进埋伏圈,万箭齐发,把张郃射成了刺猬。
这套班底,从人力、物力到智力,都压倒性领先曹操。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轮不到曹操站出来说三道四。
4.png

第二节:战略失误太致命,袁绍自己玩崩了局
有了这么强大的背景,袁绍为何还是败了?
答案就在于,他自己玩崩了这场好局。
一、错杀良将,断送大好根基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沮授。
沮授是袁绍的心腹军师,能言善辩,智谋过人。
在关键时刻,他曾提醒袁绍要快速进攻曹操。
但袁绍反而怀疑沮授,认为他不够忠诚,最终把他驱逐。
失去了沮授,袁绍的决策系统开始出现严重漏洞。
田丰虽聪明,但更多是保守派,不敢大胆出击。
这种优柔寡断,直接导致后面错失先机。
二、拒绝许攸建议,丢失偷粮良机
许攸是袁绍的谋士,后来投奔曹操。
他曾建议袁绍秘密偷袭曹操的粮草基地。
如果成功,曹操的后勤线就会被断,必败无疑。
但袁绍迟迟不采纳,甚至怀疑许攸的忠诚。
结果许攸跑到曹操阵营,反过来协助曹操偷袭袁绍粮草。
这成了官渡之战的转折点。
5.png

三、内部家族矛盾,儿子争权害了大局
袁绍晚年,家族争权不断。
几个儿子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
尤其是袁谭和袁尚相互倾轧。
这导致军队指挥体系混乱,士气低落。
军心不稳,也加速了失败的到来。
四、决策迟疑,错失多次良机
有些时候,袁绍面对决策犹豫不决。
他在打官渡战役时多次拖延,未能一击即中。
甚至有时候因小失大,比如放过了曹操的一些机会。
这让原本一边倒的战局变得胶着。
而曹操则恰恰相反,果断勇猛,敢于冒险。
这形成鲜明对比。
6.png

<hr>第三节:如果袁绍赢了,三国历史会被彻底改写
聊完了袁绍的败因,我们来玩个有趣的历史假设。
如果袁绍赢了官渡之战,三国会是怎样的局面?
官渡一役定乾坤
那时候,袁绍拥有压倒性兵力优势。
曹操仅凭几十万军队抵抗百万大军,真的是拼死拼活。
但如果袁绍在关键时刻果断偷袭曹操粮草,官渡战役几乎毫无悬念。
曹操败走许都,势力大减。
北方归一,天下大势底定
官渡一胜,北方归属袁绍所有。
接下来江东孙策年幼,刘备还没有发展起足够实力。
袁绍只要稳住北方,不出几年就能一统南方。
这三国鼎立的局面根本不会形成。
甚至,他可能自立为帝,改写整个中国历史。
历史走向大逆转
而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故事,也许都将消失。
不会有赤壁大战,不会有诸葛亮的隆中对。
中国历史轨迹被完全改变。
7.png

第四节:袁绍不是简单的失败者,他的悲剧更复杂
说了这么多,袁绍显然不是简单的“失败者”标签。
他的性格和处境,复杂得很。
情义与软弱并存
袁绍为人重视情义。
他对兄弟袁术包容,绝非无情冷酷。
年轻时,他也英勇善战,成功讨伐董卓,稳定河北。
人物性格的矛盾
他的软弱和优柔寡断,是他失败的根源。
但也是那个时代士大夫的通病。
他缺乏曹操那种狠辣果敢的气魄。
曹操成功的另一面镜子
曹操的成功,恰恰是建立在袁绍失败的阴影下。
他们两人,一个走向果断强硬,一个陷入拖泥带水。
这对比,成就了三国最经典的“英雄对决”。
8.png

结尾:你怎么看袁绍这位“最有机会的失败者”?
三国里,袁绍是最让人惋惜的人物。
他拿到的是最好的牌,却没能打好。
如果人生真像打牌,那他就是那个“明明能赢,却输了”的悲情英雄。
你怎么看他?你觉得他真的是没资格统一天下的废物吗?
如果是你,面对那样的局势和压力,你能做得更好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我们一起聊聊这段历史里的“输家传奇”。
9.pn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宋亚群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