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财长贝森特率先放出风声,说是下周一到周二,他会在瑞典和中方碰面,开启第三轮贸易谈判。
而对于这次要谈什么?他也挑明了,想赶在8月12日前与中方敲定某种共识,延续来之不易的关税“休战”状态,而这似乎隐隐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底气不足。
要知道,特朗普可是习惯以“极限施压”为手段逼迫对手让步,但此次却主动寻求与中方“延长休战”,相当于从“进攻方”退到了“防守方”。
回顾中美前两轮谈判,分别在日内瓦和伦敦举行。
尤其是在日内瓦会谈后,中美双方达成了为期90天的关税“休战”协议,目前距离8月12日的到期日越来越近,这也让此次在瑞典的谈判显得尤为关键。
而美方急于在此时提出延长关税“休战”期限,这本身就耐人寻味。
一方面,美方估计是在这场贸易战中尝到了苦头,如果不能延长“休战”期,8月12日后关税恢复,双方贸易关系将再次紧张,美国经济可能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近期在关税问题上的一系列操作,也透着一股明显的“焦虑”。
他将其他国家的关税暂缓期从7月9日延长到8月1日,还向多国下达关税通牒,试图迫使其他国家尽快妥协,但截至目前,与美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依然很少。
而中美第三轮谈判被刻意安排在8月1日这个关键节点之前,背后的意味似乎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贝森特还称这次要聊的不只是关税,还想聊些更宽泛的话题,比如中国从伊朗和俄罗斯买石油的事。
不过,他转头又说“现在中美贸易状态挺好”,还要找更多合作领域。
美方此举,似乎也能反衬出其在核心贸易议题上的筹码不足,手里没多少硬牌,只能试着把话题搅得更杂些,好给自己多留些讨价还价的余地,以弥补自身在贸易领域的被动。
而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美方若真有足够底气,大可在关税问题上保持强硬姿态,而非急于用“延长休战”换取喘息空间,也不必靠旁生枝节来增加谈判筹码。
说到底,关税休战期的延长本应是双方协商的结果,但美方的急切态度和附带条件,可见美方的“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7月23日这天,我商务部终于放出了中美经贸会谈的明确消息:经中美双方商定,中方将在7月27日到30日去瑞典,和美方展开新一轮经贸谈判。
不难看出,中方已经划定了谈判范围,那就是经贸议题。
另外,中方还特意强调,中美需要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去谈,这是中方一贯的立场,
实际上,中方或许是在微妙地回应美方近期的一些表态。
毕竟,美方不仅急着谈延长关税“休战”期,还想把购买俄伊石油这类议题塞进谈判,多少有点偏离经贸本身。
而中方此刻重申这些原则,很大程度上是在划定谈判的基本框架,提醒美方回到平等对话、解决实际问题的轨道上来。
说到底,中方这次官宣,既确认了中美会谈的成行,也不动声色地传递了自己的节奏:谈是要谈的,但还是得按规矩来。
总之,下周中美在瑞典的经贸谈判,是双方寻求合作共赢的又一次重要机会。
美方应该认清现实,摒弃霸权主义思维,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中国进行谈判,解决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不要试图通过威胁、施压等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中方绝不会接受。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