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在黑龙江的物理类003组投档线今日曝光——389分,比河南本地考生低212分。
河南考生刷到这条新闻时,手机屏差点捏碎:“我们凌晨五点爬起来背书的血汗,在别人那儿就值个零头?”
一、血淋淋的分差背后藏着什么?
数据不会骗人: 郑州大学在河南物理类最低录取分 601分(据河南省教育考试院7月24日数据)
同校同年在黑龙江物理类003组投档线 389分(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今日公示)
212分的鸿沟,足够河南考生多刷500套真题。
更扎心的是资源对比:河南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 136万(省教育厅公布),却仅有1所211高校;
黑龙江考生 18.2万(省考试院数据),坐拥4所211(含哈工大985)。
有河南复读生在贴吧自嘲:“在老家考郑大得扒三层皮,在东北考郑大像买打折菜。”
二、“捡漏”真是运气好吗?
翻开招生简章才看懂门道: 郑州大学003组在黑龙江的招生专业清一色是化学、材料、化工,这些“天坑专业”在本地早已遇冷。
河南考生@奋斗哥 晒出去年郑大在豫招录数据:材料类专业在河南也要589分,比黑龙江同专业高出整整200分!
高校招生办的人私下透露:“偏远省份的冷门专业,降50分都招不满,只能继续降。”
三、张雪峰的段子为啥总在重演?
2010年,张雪峰488分上郑大,河南室友比他高120分;
2025年,389分黑龙江考生和601分河南考生可能成为同桌。
根源就刻在录取制度上:
高校分省配额制下,河南考生上211的录取率仅4.1%(2024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全国垫底;
黑龙江考生上211的概率 超15%,是河南的近4倍。
北京某高校教授在学术论坛直言:“配额制本质是地方保护,但保护的是高教资源省,不是考生大省。”
四、河南考生的苦,别再用“拼命”掩盖
总有人轻飘飘说:“河南人就是能吃苦!”
可当本省考生拼到600分才摸到211门槛,外省考生400分轻松入场时,这根本不是个人努力的问题,是游戏规则出了bug。
郑州早餐店老板的儿子今年考了599分,离郑大差2分。“我爷俩凌晨三点和面时都在听网课,结果不如人家少考200分的?”他红着眼砸了手里的擀面杖。
结语:补丁打在制度上,别打在考生背上
389分上郑大的荒诞剧,本质是省级教育资源失衡的恶果。
当河南考生用212分的血汗差价给制度漏洞买单时,任何“天道酬勤”的鸡汤都像在伤口撒盐。
现在只想问一句:高校配额制这把尺子, 到底量的是公平, 还是量出了更多不公?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