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志愿选学校真是魔幻:有人389分上双一流,有人600分选新大学,看完挺有意思。
黑龙江有个考生物理考了389分,比一本线高了点,结果真上了郑州大学化学专业。这专业往年要六百多分才能进,今年居然没人报满,他就这么被录了。网上有人算了一下,跟他同一专业的考生里有个595分的,可能就是因为名额没满,分数低的人反而上了。
另一个极端是福耀科技大学,这学校刚开张不久,在广西录取线比厦门大学还高,湖南那边理科线635分,就差一分到清华了。有个636分的考生本来能去清华,却选了这个新学校。他说是因为喜欢福耀的培养方式,还有海外双学位这些机会。
福耀科技大学是曹德旺投钱建的,校长是王树国,人家连工资都不拿。学校主打理工科和产业结合,学费也不贵。第一批招了50个学生,大部分都是高分学霸,他们觉得这学校未来有潜力。
网上有人说这是在当“小白鼠”,毕竟学校刚开始办。但也有家长支持,觉得曹德旺和王树国一起搞教育,说不定真能成事。福耀宣传说会帮学生对接企业,毕业就有工作,这点挺吸引人。
张雪峰在直播里提到这事,说福耀可能不适合想保研的人,但就业市场确实有优势。之前他好像不太看好这学校,现在倒是改变了态度。不过还是有网友质疑他,说以前推荐过别的学校,现在又这么说,是不是翻车了。
郑州大学那边的情况更让人意外,389分的学生其实是该专业组分数最低的,因为没人报所以录了。招生办的人提醒大家别存侥幸心理,这种例子太少见了,千万别为了捡漏冒险填志愿。
选学校这事现在真的变了味道。过去大家都挤着去传统名校,现在高分考生开始往新学校冲了。福耀科技大学的门槛这么高,说明确实有不少人愿意赌一把。他们的父母可能也接受了,与其进个普通双一流,不如搏个有特色的学校。
有位湖南考生家长说,孩子本来能上985,却选了福耀。他看了这所学校的发展规划,觉得产业结合这条路走得通,以后就业可能比名牌大学还容易。这种心态在年轻一代里逐渐变多了。
网上的讨论挺热闹的,有人觉得这是教育进步,孩子们更看重实际发展;也有人担心学校办不好,到时候对不起高分。但不管怎么说,今年确实出现了很多反常的选择。
福耀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是校长亲自签的,还写了“绝不让第一批学生吃亏”。这话听着像承诺,但实际效果还要等几年才能看。首批学生就像实验品,成功的话能为学校立标杆,失败了可能打击后来者。
郑州大学那个化学组为啥没人报呢?可能跟专业冷门有关,加上学校位置不在大城市,吸引力没那么强。分数低到389分,说实话有点离谱,估计以后也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总的来说,这两件事加起来能看出变化:考生挑学校越来越理性了,不再盲目追名声,更在意发展方向和出路。就算分数够上清华,也会认真考虑新学校的机会,这种选择放在以前根本想不到。
这事说明现在孩子们选学校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