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最后48小时,中美将在瑞典谈判,美财长交底:美国不愿与中国脱钩

砂之守鹤 · 前天 14:48
美财长对华交底,谈判桌下藏着真正的意图
美财长贝森特讲话,直指中国制造业。他称中国占全球制造业比重太大,这种情况无法持续。他希望中国经济从制造导向,转为消费导向。这也是为下一步的贸易限制措施制造舆论。
1.jpeg

近期特朗普政府不断对欧盟、日本施加压力。日本已交付了高额费用。美国同欧盟也在商讨新的关税,范围可能扩大到汽车。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没有停在中国,而是向全球蔓延。
这种做法反映了特朗普政府的思路。他希望用关税作为工具,换取对自己更有利的市场准入条件。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美国现在只能选择另一条路,拖延同中国的谈判,先处理其他国家。
美国希望延长关税休战
美国财长透露,本轮谈判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延长关税休战期限。
90天
这个目标争取更多磋商空间。贝森特明确提到,美国不希望与中国脱钩。这句话传递了美方想缓和关系的态度。这表明美方这次来瑞典,是想谈出一些成果,而不是来激化矛盾。
中国商务部宣布,中方高层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双方将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会谈将依据6月5日中美元首通话共识,继续就彼此关切的问题磋商。美方在此之前已放出要对话的消息。
2.jpeg

这一动作背后的压力,来自8月。这是中美暂停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如果双方谈不拢,之前的成果可能全部归零。双方会重新回到互相进行关税报复的状态。
谈判议题已超出经贸范畴
这次谈判并不容易。一个变数的出现增加了难度。这次谈判不只谈关税,还涉及到了石油问题。这对谈判走向产生了影响。
美财长贝森特已明确提出,要把不许中国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放进这次的谈判议程。这让经贸谈判掺杂了地缘政治因素。
中方对此的表态是,中美经贸磋商应聚焦经贸问题本身,不应该被地缘政治干扰。商务部也强调,磋商要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推进。这个问题上,预计会有衍生博弈。
这次中美谈判还包括其他议题。科技出口管制,稀土出口限制,采购协议,市场准入,安全议题。甚至还有部分企业高管被限制出境的具体案例。这是一次广范围的战略博弈。
中国商品正涌向欧洲、加拿大和全球南方。贝森特的这种说法,是在为未来可能的贸易限制做准备。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为
30%
美国已经意识到,只靠关税不能影响中国。在中美博弈里,中国有充足的外部市场可以调配。中国也有很强的产业基础。美方要解决经贸分歧,必须接受一个前提。
3.jpeg

这个前提就是,谈判是长期的,也是复杂的。不能靠一次谈判就解决所有问题。回顾过去,从2018年特朗普发起关税战,到2020年双方签协议,前后磋商了近2年时间。
单靠关税无法解决问题
现在特朗普二次上台才几个月,美方就在探索更复杂的谈判路径。这本身就说明了中美间的问题,不是一份关税协议就能解决的。
从议题的广度看,此次瑞典会谈已不再是传统的关税谈判。它正在向全面的中美经济对话方向发展。虽然没有2017年前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正式名义,但内容已远超关税本身。
谈判还会继续,机制也会不断调整,分歧依然存在。谈总比打好已经成为双方的共识。美方既然不想脱钩,就应该拿出诚意。要把这种诚意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砂之守鹤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