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储殷:泰国对柬埔寨大打出手,大国博弈下东南亚分裂加剧

储殷 · 前天 18:05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原创内容请勿转载


大家好,今天继续讲泰国与柬埔寨的冲突。


泰国女总理因洪森公开电话录音一事被迫“下课”后,泰柬边境前段时间爆发了巡逻步兵之间的冲突,双方均指责对方挑衅并入侵边境,进而引发交火。


这类摩擦在泰柬边境其实屡见不鲜,但此次局势升级显著。原因在于,泰国军队此次出动 F-16 战斗机轰炸了柬埔寨的至少两处军事基地。
1.jpeg

以往泰柬边境多为小规模摩擦,此次则出现了明显的升级迹象,这让东盟陷入了颇为尴尬的境地,因为东盟一直宣称要构建一个可与欧盟比肩的区域组织,但其与欧盟相比存在先天不足。


第一,欧盟拥有集体安全机制,且有北约作为依托;第二,欧盟成员国基本秉持共同的信仰与价值观念,即我们所说的市场经济、基督教文化以及北约框架下的合作,因此一体化程度较高。


而东盟虽在市场一体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意识形态、集体安全机制以及成员国间互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属于较低水平的一体化。尽管近年来RCEP及东盟一体化进程被频繁提及,但这些固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此次泰柬冲突的爆发,便将东盟的缺陷暴露无遗。


客观而言,欧盟能有今日的发展,与冷战时期美国对欧洲的改造密不可分。二战后,美国作为域外大国对西欧实施军事占领,推动法国与德国实现历史性和解,并参与设计煤钢共同体等制度。


因此,欧洲在北约的保护下形成了市场共同体,尽管文化多元,但基本价值观念高度一致,这一点是东盟难以企及的。


东盟不仅缺乏强有力的域外大国提供安全保护,内部还存在高度紧张的关系,成员国间的主权争议、领土纷争乃至武装冲突从未间断,意识形态差异也十分显著。以越南、泰国、柬埔寨为例,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印尼与菲律宾之间的关系亦错综复杂。


有人提出,中国未来能否像当年美国对欧洲那样,为东盟提供整体安全保障并推动其整合?但这面临诸多困难,美国同样难以做到。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中美之间遏制与反遏制的紧张关系,东盟内部的矛盾迟早会浮现。


此次泰柬冲突表面上是两国边境历史问题的延续,但深入分析便不难发现,泰国军方背后的势力、柬埔寨所亲近的对象,都暗示着事件背后存在大国博弈的因素。


不过客观来看,若爆发大规模战事,柬埔寨显然难以与泰国抗衡。泰国军队在东南亚地区实力领先,尽管有人认为其与印尼等国不相上下,但就现代化程度而言,泰国军队堪称该地区的佼佼者。


尽管存在 “佛教国家战事较少”“人妖文化”“娘娘腔” 等印象,但这需结合具体对比对象来看。泰国军队的战力或许不及越南,但应对柬埔寨显然不成问题。


泰国现役部队约 26.6 万人,准军事部队近 14 万人,预备役 20 万人,总兵力接近 70 万。其中陆军 15 万人,装备的坦克虽非最先进,但如 M48、A69 型等性能尚可,相较于其他小国优势明显,虽无法与大国相比。


海军 7.3 万人,实力远超柬埔寨;空军近 5 万人,同样遥遥领先 ,柬埔寨几乎没有像样的空军力量。泰国海军拥有两个作战舰队和一个海军航空兵联队,值得注意的是,泰国是有航母的,泰国目前国王与空军关系紧密,空军拥有 210 架作战飞机,包括 F-16、F-5 等型号,且泰国空军与美国关系密切,飞行质量较高。


柬埔寨总兵力约 25 万人,其中陆军 9 万人,海军 6000 人,空军 4000 人,加上地方部队约 5、6 万人,据称洪森家族掌控的准武装部队有 10 万人。陆军编有 12 个师、3 个旅,空军仅有 50 架飞机,且多为米格 21,显然无法与泰国空军抗衡。因此,若两国爆发大规模战事,泰国完全有能力对柬埔寨形成显著压制。


当前国际形势,世界已经乱了,不太讲道理,大家都在恃强凌弱、以大欺小,所以小国弱国在这个时代生存确实需要智慧。


此前,泰国女总理佩通坦本无意开战,她曾与洪森通过电话,态度谦和(喊“叔叔”),但洪森的一系列举动却导致其下台,最后只能自食其果。如今代理总理普坦上台后,根本无法约束军方。佩通坦在卸任前,为向军方表达歉意,将国防部长职位交由军方人士担任,使得文官对军方的制约进一步减弱,军方权力大幅提升。


然而泰国军方是希望打仗的,因为军队往往需要通过战争来维持自身地位,这与缅甸军方当年在昂山素季推动全国和解时仍发动进攻的逻辑类似 ,没有战争,军队的预算、经费与地位便难以保障,毕竟将军们总是从士兵的流血当中受益。


此外,泰国军方与美国的关系也颇为复杂。东盟当前的混乱局面表明,缺乏大国保护似乎难以立足,似乎仍需依赖美国的保护。而柬埔寨与中国关系密切,因此中国在此次冲突中能发挥多大的调停作用,正受到各方密切关注,局势因此变得十分微妙。


东盟在处理此类冲突时面临诸多困难。首先,东盟缺乏有效的集体防御机制,集体安全机制也极为薄弱,仅在反恐、打击海盗等领域有一些合作,多数情况下各国仍是各行其是,成员国间冲突不断。


2011 年,柬埔寨与泰国也曾爆发冲突(规模不及此次),当时印尼提议组建联合观察团,却遭到泰国拒绝,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其次,东盟成员国不仅存在历史恩怨,民族主义情绪也普遍高涨。在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往往使得各国将其他国家视为潜在威胁,抱有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的心态。


几乎所有民族国家的民族叙事都带有悲情色彩,即 “我们是正义的一方,却长期遭受他国欺负,对方是邪恶的,我们必须反抗”。


若细究东南亚国家,几乎都存在类似情况。例如,我去新加坡时,朋友很直接的告诉我:“新加坡若没有美国的保护,很可能会受到马来西亚与印尼的压制”。而马来西亚与印尼遇到问题时也常将责任归咎于新加坡,此类族群与国家间的恩怨错综复杂。


随着美国对中国的围堵,东南亚原本的和睦与整合状态已被严重撕裂。尤其是在中国在东南亚影响力增强的背景下,美国有意识地加剧了这种撕裂。此次泰柬若爆发大规模冲突,其背后很可能存在美国因素


东盟虽设有 “东盟防长扩大会议” 这一地区安全机制,但实际作用有限,成员国往往各执一词、互不服从。遇到此类冲突时,通常由轮值主席国进行斡旋,如 2011 年的印尼、2025 年的马来西亚,但其作用也仅限于推动双方对话与合作,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柬埔寨没有意识到以前能够保障自己安全,最主要的不是东盟的安全机制,而是泰国内部文武的平衡。


泰国是半君主制国家,国王和军队的力量很大,所以泰国的政党制度(执政党),无论是他信为代表的红衫军,还是保皇派的黄衫军,都不希望部队做大,因为军队一旦打仗、做大,会对泰国的半民主制、半文官体制、半君主制发生很大刺激,最后很有可能变成军人主导的威权政府


泰国从威权政府走向民主政府花了很多年,现在国内军队是一个尾大不掉的势力。事实上,泰国国内本无开战意愿,否则早已与柬埔寨爆发冲突。具体而言,文官政府与各政党均不愿诉诸武力,希望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机遇;如果打仗会让军队做大做强。


然而,洪森的一通电话点燃了泰国的民族情绪,民众认为 “我们的女总理竟称对方为‘叔叔’,这是对泰国的侮辱”,并认为 “柬埔寨作为小国却对泰国构成挑衅,绝不能容忍”。


此外,泰国军方曾表态:“瞧瞧这些文官的卖国行径,还是由我们来处理吧。” 对此,文官政府却不敢反驳。究其原因,在当前局势下,若有谁对柬埔寨示好,或主张避免战争,便会被视为与泰国民族主义对立,进而失去选举胜算。


因此,洪森的一系列果断操作,意外促成了泰国国内的团结,这使得局势的应对更加棘手。
2.pn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储殷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