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重组备战:剑指奥运资格,这套阵容值得期待 亚洲杯铜牌的奖牌刚被细心收好,中国女篮的训练馆里就已响起熟悉的球鞋摩擦声。要稳住世界第二的排名,更要拿下巴黎奥运会的入场券,教练组这些天没少琢磨——从最近的训练对抗赛来看,一套能打硬仗的阵容框架,正一点点清晰起来。
首发五虎:能拼能打的"硬核班底"
现在看,首发五个人的位置基本稳了。内线那对"双塔"李月汝和韩旭,光是往篮下一站,就够对手头疼的。
李月汝这赛季在WNBA飞翼队的表现,真得好好说道说道。到现在,她已经攒下368分、280个篮板,这俩数不光是现役中国球员里的头一份,放中国女篮WNBA历史上也没人能压过她。记得赛季刚开始时,她刚换队,好多人还嘀咕"能适应吗",结果她愣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把场均数据翻了一倍。前阵子跟强队交手,她就打了17分钟,8分7篮板拿得轻轻松松,最后那记关键篮板还帮球队定了胜局,赛后队友都笑着说"有她在,篮下就稳了"。
当然,飞翼队最近状态有点起伏,9场输了7场,李月汝的首发位置偶尔也会调一调。但队里教练跟我说,"这姑娘职业得很,不管是不是首发,训练永远第一个到,上场就拼命,这种态度比啥都重要"。对中国女篮来说,她在内线的那股劲儿和大赛经验,确实是块"压舱石"。
跟她搭内线的韩旭,风格跟李月汝不一样,但俩人情同姐妹。李月汝擅长扛着人往篮下凿,韩旭则能拉到外线投三分,这"一内一外"的配合,既能筑起防守高墙,又能玩出各种进攻花样。
锋线交给李梦,那更是放心。她那股冲劲儿,不管是快攻时追着球跑,还是对抗中强行上篮,都是球队的"火力开关"。后卫线则是杨力维和王思雨的天下——杨力维投篮稳,关键时刻敢出手;王思雨脑子活,总能把球送到最该去的地方。这五个人凑一块儿,身高够、能得分、还能串起战术,完全是现在篮球"快节奏、强对抗"的路数,真遇上世界强队,也敢跟人家硬碰硬。
替补席:藏着不少"惊喜牌"
光靠首发肯定不够,替补席能不能顶上来,才是球队能不能打满四节硬仗的关键。内线这边,刘禹彤这姑娘最近在训练里越来越亮眼。
这位2米01、130公斤的"巨塔",成都大运会时的表现至今让人忘不了。当时她发着39度高烧,半决赛和决赛硬是咬牙撑了下来。尤其是跟美国队的决赛,她不光自己在篮下扛开防守得分,还总在关键时刻给队友"搭梯子"——记得那场球,她好几次假装要投篮,突然把球塞给切进来的陈玉婕,帮后者拿了19分,成了全场得分王。最近训练时,她还跟教练讨教低位脚步,看得出来,是真想再往上冲一步。
除了她,许晨妍能替大前锋,抢篮板那股狠劲儿不输主力;罗欣域在锋线跑位灵活,总能出现在空档;杨舒予的三分球最近练得更准了,后场缺火力时她能顶上;田媛媛带第二阵容很有章法,总能把节奏稳住;陈玉婕、唐子婷这些年轻人也敢打,前几天队内对抗赛,陈玉婕还连续两个快攻上篮,把替补队的气势打了起来。这么一看,主力歇口气的时候,替补也能把战术接过来,战斗力断不了档。
年轻力量+细节打磨:把短板补成优势
这次备战,教练组还有个心思:从训练营里挑5个新人进来试试。具体是谁还没定,但看训练场上的劲头,不少年轻球员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证明自己。
当然,现有球员的短板也得赶紧补。比如李缘,最近加练了不少组织传球,教练总在旁边喊"再快一点,看清楚队友位置";张茹则在防守对抗上更狠了,昨天训练还跟队友练了整整一节"贴身防",汗珠子掉地上都能砸出响。这些细节磨到位了,全队的劲儿才能往一处使。
值得说的是教练组的"巧劲儿"。就像刘禹彤,大运会时教练没让她死扛,出场时间掐得很准,既能在关键时候发力,又不让身体累垮。最近训练也是,她的对抗练习总穿插着折返跑,教练说"既要劲儿大,还得灵活,这样才能适应国际赛场的节奏"。这种"既想赢,又护着球员"的思路,其实比赢一两场球更重要。
现在离世界杯资格赛越来越近,教练组正拿着训练数据反复比对,就想把状态最好的12个人定下来。从训练馆里的喊声来看,姑娘们的劲头很足——毕竟,拿下奥运资格的目标就摆在那儿,这套重组后的阵容,确实有能力去拼一把。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