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已然落下帷幕,这场牵动无数人神经的考试,其难度状况备受关注,而2026年高考难度走向也引发广泛猜测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2025年高考难度,并对2026年高考难度作出预判。
2025高考难度分析
考生人数与录取情况
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预计达到1400万左右,与前一年相比有显著增长 。与此同时,复读生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占高考报名总人数的比例预估突破三分之一。考生基数的增大,使得竞争愈发激烈,录取难度相应提高。以本科录取为例,若按照2024年全国高校本科招生录取人数约450万来推算,2025年将会有约900多万人无法上本科,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新高考模式带来的挑战
2025年多个省份迎来实施新高考模式后的首届高考。新高考“3+1+2”选科模式全面普及,取消了文理分科 。这一变革使得考生的备考范围更广,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科或理科知识体系,增加了备考难度。数学科目不再区分文理科,考试难度统一,这对于文科考生来说挑战巨大。在志愿填报方面,新高考采用平行志愿规则,志愿数量剧增,至少四五十个起,个别省份甚至近百个。由于缺乏往年参考分数,填报难度大幅提升,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面临诸多未知状况与严峻挑战。
考试内容与命题趋势
从考试内容来看,2025年高考命题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教育部强调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在这种导向下,试卷越来越侧重对考生创新性与实践能力的检验,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标准。以语文科目为例,古文诗词默写考察范围由以往的64篇增加至72篇,古文还增加了一道主观题;现代文阅读中选择题数量缩减,主观题数量增加,还取消了容易得分的语言运用题目,难度明显增大。数学题目则取消部分选修内容,学习宽度变窄,但更注重深度,知识点关联性更强,一道题的计算会考察多个知识点,解题步骤繁多。英语学科在“阅读”部分加大了词句猜测题的考查力度 。这些变化都表明,2025年高考在知识点的难度上虽没有大幅提高,但在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灵活性和应用性这三方面,比往年有较大提升。
从各科目考试后的反馈来看,数学整体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但题型结构和难易程度有变化,选择题偏简单,大题偏难;语文难度相比2024年有显著提升;英语更是被考生认为“难出了天际” ;物理难度较2024年有较大增加;历史科目因文言文材料偏多、冷门知识点较多、分析题角度刁钻,部分考生觉得选择题难度增加,甚至一度“难”上热搜第一;地理和政治也被认为偏难,而化学和生物基本没什么变化。
2026高考难度预判
考生数量变化
2008年出生人口约1608万,这批适龄学生将在2026年步入考场,叠加复读生规模预计突破20万且较2025年增长11.5% ,考生基数将大幅回升。尽管从长期趋势看,出生人口呈下滑态势,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有所下降,但2026年高考考生人数的反弹,仍可能使得竞争加剧,整体竞争难度提升。
政策与录取规则影响
从2025年起,多省禁止公立校招收复读生,且热门专业优先录取应届生,导致复读成本上升 。但受2025年落榜生增加3%的影响,2026年复读生规模仍可能扩大,这无疑会对应届生造成更大挤压。2026年起,山东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兼报考生,不得被二者同时录取,志愿填报阶段也只能择其一,这对考生规划提出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报考的复杂性。
命题趋势延续
预计2026年高考将延续“反套路化”命题趋势,减少机械计算,强化逻辑推理 。如2025年高考物理题创新度高,不同地区难度两极分化,给2026届考生带来心理压力,预示着考试对综合素养和应变能力考查更突出。上海高考数学卷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与思维能力,强调数学建模思想,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预计2026年高考各科目在考查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会更侧重对学生应用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核,这对于缺乏灵活思维的中等生而言,处于劣势。
综合以上因素,2026年高考竞争态势确实严峻,整体难度很可能高于2025年 。无论是2025年高考的亲历者,还是即将奔赴2026年高考战场的考生,都需要认清形势,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备考策略迎接挑战。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