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亚洲杯止步八强的战绩把球迷焦虑值拉满了。
老将伤病集体爆发,王思雨膝盖积水、杨力维脚踝旧伤、黄思静肩膀报废,全队得分能力比三年前暴跌三成。
教练组连夜圈定四位新人——刘禹彤、陈玉婕、唐子婷、田媛媛,摆明要赌巴黎奥运周期。
这次换血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彻底重建攻防体系,赌赢了可能重返世界前三,赌输了恐连亚洲霸主地位都保不住。
刘禹彤的篮下统治力肉眼可见,大运会决赛面对美国队砍下22+15的数据,71%的命中率直接碾压韩旭去年的世界杯表现。
但有人担心国际赛场对抗更激烈,2米01的身高在WNBA只能打四号位,到了FIBA体系打五号位可能被包夹针对。
翻看近五年世界大赛数据,传统中锋战术效率每年下降6%,澳大利亚队去年甚至尝试过五小阵容。
教练组"把球给刘禹彤"的战术看似复古,实则是利用FIBA没有防守三秒规则的特殊优势,这种打法在2022年世界杯就被日本队验证过有效。
陈玉婕的大心脏属性掩盖了致命缺陷。39%的三分命中率确实惊艳,但大运会对手强度与世界杯差两个档次。日本队防守专家町田瑠唯的贴防效率达到每回合0.8次干扰,这种防守压力下还能不能保持准心需要打问号。看看男篮赵睿的例子,CBA三分王到国际赛场命中率暴跌15个百分点,投射型球员适应能力需要更长时间检验。
田媛媛的突破分球确实填补了女篮组织短板,但0.3秒的启动速度是用伤病风险换来的。对比WNBA顶级后卫陶乐西的职业生涯,25岁前三次大伤直接导致运动寿命缩短五年。医疗组需要重新评估训练方案,不能拿球员健康赌短期成绩。2019年男篮世界杯周期,孙铭徽就是被过度使用导致髌腱撕裂,这种教训不能重演。
换血最现实的路径是分批迭代,参考西班牙女篮2016-2022的更新模式:老将带新兵打两年过渡期,关键比赛保留三老带两新阵容。现在直接让四位新人扛大梁,风险指数堪比2013年男篮"换血惨案"。当年郭艾伦等新人组首秀亚锦赛输给省队,直接导致中国男篮五年无缘世界大赛。女篮家底没男篮厚,经不起这种赌博式实验。
名单公布前还有转圜余地,完全可以把刘禹彤送去WNBA历练半年,田媛媛先放替补席适应强度。日本女篮更新换代时,町田瑠唯打了三年替补才扶正,现在成了世界顶级控卫。新人需要成长空间,而不是被架上火炉当救命稻草。要是为巴黎名额强行拔苗助长,怕是要重蹈当年王哲林被练废的覆辙。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