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误会太深!直到官媒揭张雪峰真实现状,才懂董宇辉那句话含金量

萌城少年 · 昨天 03:52
每年六月,总有一群人在深夜排队等一个男人的直播间——不是明星带货,而是张雪峰的高考志愿咨询。
当985教授还在用"兴趣导向"安抚家长时,这个骑电动车上班的男人正用"二本计算机吊打985哲学"的暴论撕开教育公平的遮羞布。
1.jpeg

教育资源分配的地域差异远比想象中残酷。教育部2023年数据显示,某中部省份211录取率仅有3.7%,而北京达到13.8%。当北上广家长忙着研究自主招生时,云南小镇的母亲还在为"提前批"和"普通批"的区别发愁。张雪峰爆红的本质,是短视频时代给底层家庭的信息扶贫。就像外卖平台打破了餐馆区位限制,他的直播间让偏远地区家长首次看清了高校录取规则的"游戏攻略"。
2.jpeg

但功利主义的教育观正在制造新的困境。某双非院校计算机系老师透露,班里40%学生是听了网红建议转专业来的,结果三分之一连基础编程都跟不上。这让人想起二十年前的"新东方神话",无数人以为学英语就能改变命运,最终造就了庞大的雅思难民。张雪峰推荐的"万金油专业"正在重演这种结构性矛盾——当所有人都涌向计算机、电子信息时,冷门学科濒临失传的危机其实比就业率更可怕。
3.jpeg

董宇辉直播间的农产品滞销困局与张雪峰的报考生意形成镜像对照。前者用情怀包装的助农计划,最终卡在5%的物流损耗率上;后者用大数据支撑的报考建议,却架不住高校扩招带来的学历贬值。两个顶流主播的命运共同指向商业逻辑在教育领域的失灵——当北大核物理博士去当小学老师,张雪峰再精准的志愿指导也抵不过就业市场的寒潮。
4.jpeg

教育部门该从张雪峰现象中学到什么?德国职业咨询师必须接受三年政府培训才能上岗,日本高中设有专门进路指导部。我们的学校还在把志愿填报压缩成毕业前两小时的讲座。与其争论"新闻学该不该打晕",不如建立省市级公益咨询平台,把211教授和华为HR请来给山区孩子开直播。毕竟张雪峰直播间最大的贡献,不是给出了多少正确答案,而是证明了信息平权完全可以实现。
5.jpeg

6.jpeg

他推荐的专业过五年会不会又成天坑?现在计算机已经开始裁员了,到时候这批孩子毕业刚好赶上寒冬,这账怎么算?
7.jpeg

县城高中老师都在用他的直播当教材,至少让没出过省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双一流什么是双非,这种基础教育早该有人做。
8.jpeg

说他是教育界拼多多挺形象,东西粗糙但便宜管用。985教授倒是精致,可普通家庭听得起吗?一小时咨询费都够三个月菜钱了。
9.jpeg

看到他建议女儿延迟入学去当助理,这和当年比尔盖茨辍学有啥区别?成功人士总觉得自己能复制奇迹,可普通人家的孩子试错成本太高了。
10.jpeg

教育部该给他发个特别贡献奖,这些年高校招生简章写得像天书,要不是这些网红用大白话翻译,很多规则老百姓根本搞不懂。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萌城少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