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跳水队公布新加坡世锦赛参赛名单时,一个名字的缺席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她就是全红婵。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冠军因脚踝伤病正式退赛。
那年东京十米跳台上“水花消失术”惊艳世界的18岁天才少女,将暂时告别国际赛场,返回广东省队开启系统性康复治疗。
虽然遗憾全红婵的退赛,不能在赛场上看到“水花消失术”,网友们还是送上了满满的祝福
“妹妹好好养伤,下个赛场见!”
“上个周期小红熬得太辛苦了,这个周期注意养伤防伤了,好好康复,加油”
“安心养伤 早日健健康康重返赛场”
“回去广东治疗比较好点放心点早日康复!”
“省队是红妹的家,好好养伤,期待满血复活!”
“婵宝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哦,毕竟你还在长身体的阶段”
“婵宝回省队休养集训太好了,都是关心她爱她的人在身边”
“好好养伤,期待健康元气满满归来的全红婵”
退赛有迹可循,伤病的阴影早已笼罩多时:
东京一战成名后,全红婵始终保持着年均超300天的训练强度,中国跳水队医疗组说过全红婵的健康问题,她的脚踝关节因长期承受高强度冲击已出现软骨磨损、韧带变性等劳损性损伤,多部位关节变形导致空中转体动作稳定性下降。
其实从2023年开始,全红婵的脚踝旧伤就多次复发,导致她不得不退出关键的世锦赛选拔赛。
更令人揪心的是,就在2025年5月全国冠军赛开赛前三天,她再次因脚踝伤势无奈退赛。
长期超负荷训练不仅导致全红婵脚踝软骨磨损、韧带变形,就连腰部也存在严重劳损。
这些关节变形和劳损,直接影响了全红婵空中动作的稳定性,对追求极致完美的跳水运动而言,是极其致命的。
还有一个对她职业生涯影响至关重要的因素“身体发育”。全红婵已经18岁了,正处在女子跳水运动员最艰难的“发育关”。
全红婵采访的时候曾说过,身体发育后,做翻腾动作“感觉像绑了沙袋”。体重增加了约7公斤,这显著影响了她的翻腾速度和入水精度。
尽管她每日坚持7小时高强度训练并严格控制饮食,但身体结构的变化让技术调整变得异常艰难,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不过网友们可以放心。专业照顾全红婵的医疗队“全红婵的水感、空中觉察力这些天赋不会消失。”只要科学康复,全红婵完全可能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迎来“第二高峰”。
全红婵回归广东省队的决定,看似是竞技状态的“降级”,实则广东省体育局已为她量身定制了康复计划。
毕竟世锦赛期间,国家队的医疗资源将向参赛选手倾斜,她一个人留在北京无法获得专属康复团队保障。
这次退赛是经过医疗团队、教练组的批准,与全红婵本人三方达成了共识,广东医疗团队将帮助全红婵在避免二次损伤的前提下维持竞技状态。
随着全红婵的退赛,女子跳台项目的格局发也有了新的变化。陈芋汐与21岁的掌敏杰临时搭档,出现在了双人10米跳台的预赛中。
两人身高相差8厘米,配合上有着不小的难度,如果想要比赛中展现出完美的同步动作,必须精确调整起跳节奏。
最终她们两个人的完美配合还是顺利完成了三组规定动作,以第二名的成绩晋级半决赛。
陈芋汐的技术成熟稳定,掌敏杰同样具备相当的实力,两人的合作让人对未来的中国跳水队充满了期待。
全红婵的暂时离开赛场,是年轻的躯体与时间、与竞技体育残酷规律博弈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勇敢的暂停键,而非终点。
正如全红婵自己说的那样:“跳水是我热爱的事业,我不想让支持我的人失望。”
正是这份对跳水的赤诚热爱与对支持者的感恩,或许比任何一块闪耀的金牌都更加珍贵。让我们给予她时间和空间,静待花开!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