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刚放狠话就被打脸,特朗普自信过头,印度为什么这么“硬气”?

邱震海 · 昨天 15:35
无视美方威胁,特朗普误判形势,印度为什么突然能这么“硬气”?
7月31日,特朗普突然放出消息,不但要对印度征税25%,还要加一笔“惩罚费”。
1.png

同时,他还一边跟巴基斯坦打得火热,放话说要推进石油能源合作,摆明了是想“打一拉一”。
紧接着8月1日,个别外媒带头吹风,称:印度已经暂停购买俄罗斯的原油了。特朗普也借机在媒体上表示“听说印度不买了”,一副“外交大胜”的姿态,说要“等着看”。
按这个节奏走下去,美国好像已经逼印度让步了。
但8月2日,印度官员的回应直接给了这场“胜利”当头一棒,称他们根本没答应妥协。印度官方表示,印俄早就签了长期能源协议,俄罗斯油还是要继续买的,没打算停。
而之所以上周印度多家国有炼油企业没买俄油,一是最近俄罗斯原油出口量本来就少,二是印度市场需求稳定,三是当前折扣优势不大。总之是市场原因,跟美方施压无关。
换句话说,是印度自己“想买便宜的”,不是特朗普逼出来的。这也意味着,“印度准备低头”的判断,很可能只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
而面对特朗普的施压,印度为什么能这么底气十足?
从实际情况来看,印度这一次之所以能“顶住压力”,并不是硬撑,而是确实有深层逻辑支撑。
首先,不少主力出口商品根本没被加税,实际冲击有限。
2024年,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总额大约775亿美元,其中光是手机、电脑等电子类产品就占了385亿美元。可就在4月,特朗普已经宣布,这些电子产品不会被列入加税清单。
所以,这次他喊的25%惩罚性关税,主要打击的是非核心商品,比如部分中小企业产品。对印度整体出口结构,影响其实不大。
2.png

其次,能源战略早就调了方向,不可能轻易回头。
自从俄乌冲突之后,印度政府就开始调整能源采购结构,从严重依赖中东,逐步转向俄罗斯。到2024年,印度从俄罗斯买的油,一度占了它所有原油进口量的35%以上。
这种结构调整不是短短几天就能布局好的,更不是单靠几句外部威胁,就能让印度改变方向的。
第三,印度和俄罗斯,不只是能源买卖关系。
虽然这次吵的是买石油,但印俄合作的范围可远不止能源。近年里,两国在军事、核能、航天等诸多领域的合作,就没停过。
其中印度军事装备大概六成是从俄罗斯那买来的,还有像“布拉莫斯导弹项目”、“T-90坦克国产化”这些军事大项目,印度都还在推进。
所以,即便短期在能源上有磕碰,印俄关系的底子也不会轻易散架。
第四,莫迪最怕的不是美国,是怕自己总理位置受影响。
莫迪政府之所以要抗压,说到底是为稳住国内经济。印度全国目前仍有超过45%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相关行业,其中82%是规模很小的小农户。
如果美国商品大举进入,价格便宜又集中,会直接打垮印度本地农业和中小制造业。这不仅意味着失业潮,更可能导致选民反弹,对莫迪政府可不是小事。
第五,特朗普的“嘴炮”让印度人不爽,反而激发了民意支持。
除了政策施压,特朗普最近说过不少让印度不太高兴的话。比如他曾说是“自己调停了印巴冲突”,又说印度经济“死气沉沉”。这些话一传到印度国内,舆论反弹非常强烈。
3.png

莫迪政府这次也等于是在回应国内民意的情绪。
总而言之,印度这次没有答应在原油问题上让步,表面看起来是“硬碰硬”,实际上是出于国家根本利益考虑。
能源不能断、农业不能崩、战略方向不能改。与其为短期的关税松口,冒着动摇整个国家基本盘的风险,印度选择了稳住阵脚,在美俄“夹缝”中寻找出路,并不意外。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邱震海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