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远离“造神”陷阱!高敏出面锐评,揭开退出世锦赛全红婵真实现状

戏子看画猫 · 昨天 01:28
奥运冠军全红婵退出世锦赛的消息把运动员生存困境撕开条口子。
当17岁的跳水天才被捧成"零水花战神",受伤退赛却被质疑"飘了",这场舆论风暴暴露的真实痛点远比想象残酷——我们究竟在追捧运动员,还是在消费他们?
1.jpeg

把全红婵架上神坛的过程,本质是场全民参与的造神运动。东京奥运会横空出世时,"天才少女"的标签掩盖了她每天400次跳水的满身淤青;巴黎奥运会卫冕后,接代言被骂"捞金"却没人算过她家果园年收入不足五万。这种选择性造神在体育圈绝非个例:刘翔跟腱断裂前是"亚洲飞人",受伤退赛秒变"刘跑跑";叶诗文打破世界纪录时捧成"五百年一遇",成绩波动就被传禁药谣言。当竞技体育被饭圈化,运动员就成了满足集体荣誉感的工具人,真实血肉之躯必须为"神像"让位。
2.jpeg

发育关和伤病本就是女子跳水的鬼门关。业内数据触目惊心:青春期女运动员每年平均增重3-5公斤,每增1公斤,入水冲击力增加12%。全红婵1.4米的身高三年窜到1.5米,体重管理堪比走钢丝。高敏当年因发育被迫转攻跳板,周继红24岁退役时关节损伤已达三级。这些残酷现实在热搜里从不见踪影,倒是营销号盯着全红婵吃块蛋糕都能编出"失控暴肥"的剧本。
3.jpeg

该反思的何止键盘侠。某些官媒带头搞造神运动,夺冠时恨不得把"天才"写进标题,却从不科普竞技体育的客观规律。当年宁泽涛因代言冲突被退回省队,官方的冷处理直接导致舆论失控。对比澳洲的霍顿,人家商业活动有专业团队把控,国民更不会因运动员接广告就骂"不务正业"。建立运动员职业保护机制,比苛责个别冠军更重要。
4.jpeg

看着全红婵赛后缩在角落揉膝盖的视频,突然想起她教练说的"这孩子疼狠了才哭"。当我们在空调房里敲键盘时,她在34度训练馆里日复一日摔进水池。或许该把造神的香火钱换成运动康复基金,让更多"全红婵"们受伤时能安心治疗,而不是硬撑着怕被骂"矫情"。毕竟真正的体育精神,不该是逼着未成年少女当永不停转的陀螺。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戏子看画猫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