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圆圆浴缸边大秀美腿,穿白衬衫搭红高跟,明媚笑容太撩了!
刚刷到高圆圆浴缸边的新照片。白上衣,牛仔短裤,红色细高跟,晃着腿坐在那儿笑。阳光刚好,整个人透亮清爽。评论里一水的“少女感”、“惊艳”、“40+还这样?” 再往下翻几条,“我老婆才35看着像她姐”,“每天带娃累成狗,哪顾得上捯饬脸”。夸是真夸,酸也是真酸。中年女人的“显不显老”这块石头,好像就悬在每个人头顶晃悠。翻翻数据,挺有意思。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去年有份报告,35岁到50岁这个年龄段,撑起了全国医美消费的62%。光面部抗衰项目,过去三年涨了快一倍。为什么扎堆在“中女”这个档口?想想也不奇怪。职场天花板隐约看得见,家里老人孩子都要顾,镜子里的细纹、松弛一天比一天扎眼。这份恐慌是真贵——单次热玛吉万把块,进口除皱针按部位收费,连基础水光针也得每月小几千续命。钱花出去了,心里的焦灼却没见少。看看身边,咬牙打针拉皮的有,彻底摆烂放弃的也不少,能像高圆圆那样轻松自在的,掰着指头数不出几个。
明星和普通人的差距不只是钱袋子。高圆圆被拍到素颜逛菜市场也有,穿着舒服随意也有,状态一直在线。普通妈妈们呢?孩子学校活动要参加,老人生病要陪护,房贷在扣款提醒名单首位。中国妇联2020年发布的一份城镇女性生活状况调查,78%的已婚已育女性表示“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完整个人时间”。护肤流程从十步精简到三步,健身卡过期半年也抽不出空补办。不是不想,是真的榨不出那份力气。见过小区楼下带娃的年轻妈妈吗?穿着起球的卫衣,头发随手一扎,眼神里的疲惫藏都藏不住。这份日常磨损,不是靠几支玻尿酸能填平的。
说到底,高圆圆的好状态背后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在运转。她有底气对不满意的剧本说不,也有资本在事业上升期慢下来要孩子。普通人复制不了她的选择权。她的团队、造型师、营养师在幕后织一张网,维持她的“自然”表象。普通女人的日常是被分割的,是碎片化的。辅导完孩子作业,在厨房收拾的间隙快速抹把脸就算是护肤。没人否认追求美的权利,但该问一句:当我们看着照片里穿红鞋子的高圆圆时,到底想够到什么?是和她拥有一样的脸?还是她那种掌控了生活节奏后的从容余裕?
网上总爱教人怎么“抗衰”。小脸操要坚持,抗糖饮食要遵守,早C晚A不能停。实操起来呢?方案是扁平的,生活是立体的。单位里的年轻后辈冒头了,你下意识想证明自己没被淘汰;家长群里老师@人了,立刻切换成全能老妈;深夜躺下复盘今天,好像没有一件事是为自己做的。这种内在压力写在眼角唇边,比地心引力更狠。对抗不了时间,其实也没必要对抗。皱纹爬上来怎么了?那是熬夜奶娃的勋章。没空化妆又怎么了?素面朝天也能谈项目签单。把照片里的明星当作风景看看挺好,硬要当成生活标准,不过是自找苦吃。
前几天在商场洗手间碰到个大姐。对着镜子认真补口红,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她扭头对我笑了笑,眼尾叠起几道很深的褶子:“闺女你看,我这颜色配衣服不?”那瞬间觉得她整个人都在发光。这光不是胶原蛋白撑起来的,是一种自己捏住了生活节奏的劲头。中年女人不需要活成谁的模板。脸上的纹路、身上的肉、偶尔的疲态,是真实的生存印记。放下那张被精修过的明星照,镜子里的你手握着自己的人生答卷——有些凌乱粗糙的底气,反倒结实得戳不破。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