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13分!中国女篮顶不住了,连胜停下脚步,亚洲杯想夺冠有点悬
中国女篮热身止步,亚洲杯争冠压力陡增夜色下的海口,热身赛场边嘈杂声不绝。谁能想到,四连胜的中国女篮,居然在澳大利亚女篮面前缴械?13分劣势,赛后队员们连擦汗的动作都显得沉重。名单一拉,数字扎眼:63比76。赛场气氛一度沉闷,粉丝区小幅骚动——有人反复刷新数据,有人咬牙低声质问,“还怎么打亚洲杯?”
洛杉矶奥运周期刚拉开序幕,宫鲁鸣临危受命,接过教鞭。国家队名单涌进一群新人:张子宇、翟若云、王馨雨、贾赛琪、李一凡。宫鲁鸣的压力藏都藏不住,下周亚洲杯第一枪,枪声还没响,外界质疑已经扑面而来。
上个月才打完波黑、日本热身赛,连续四场全胜。日本女篮直接被32分摁在地上。张子宇新秀强势崛起,贾赛琪、李一凡等人连下数城。彼时,粉丝们一度狂热,“新一代天赋接班,亚洲无敌”成为微博热搜话题。但澳大利亚并不是日本。球迷在线调侃:“虐菜小能手,真枪上膛就卡壳?”数据不会说谎——首场对澳,先发名单里少了张子宇和黄思静,年轻主将未披挂上阵,是有意保留还是试阵调整?一时议论四起。
哨响后一分三十秒,韩旭低位强打打开僵局,拿到中国队第一分。双方进攻胶着,第一节半程已然9-9平。紧接着,中国队进攻突然失灵,澳大利亚逐步扩大分差。第一节结束19-28,落后9分,全队12投3中,罚球命中率仅五成。看台观众开始窃窃私语,“外线进攻怎么疯了一样打不进?”第二节依然低迷,进攻毫无起色,分差一度拉开到21分,半场结束时落后18分。
第三节,局势微有转机。中国队抓住机会,连打出12-0的小高潮,把分差一度追到10分内。但澳大利亚防守强悍,把中国队的反扑化解得干干净净。三节结束,49比59,中国队略微抬头,但翻盘希望悬于细线。数据直观残酷:除了替补杨力维砍下10分,其余首发球员得分奇低。李缘4分,杨舒予3分,罗欣棫9分,张茹2分,韩旭9分。粉丝区立刻炸裂,“主力输出去哪了?倒数第二节才活过来?”
第四节,中国队破釜沉舟,还剩2分多钟,分差追进到个位数。场边教练反复高喊“加快传导”,队员喘着粗气,奋力冲击篮下,分差拉到只剩7分。决胜时刻对抗强度拉满,澳大利亚老辣稳健,不给翻盘机会。终场哨响,63-76败局已定。镜头转到中国队替补席,有球员手捂毛巾默默落泪,粉丝弹幕刷屏:“这才热身,亚洲杯可咋整?”
全场三分球30投8中,命中率只有26.7%。澳大利亚精准防守把中国队外线彻底冻结。数据统计揭开伤疤:全队只有韩旭(15分9篮板1助攻)、杨力维(10分2篮板2助攻)两人得分上双。其余队员表现平平,进攻端频频失误。场边有老球迷摇头:“不逼出来,问题永远在热身赛藏着。”
不是没有闪光点。杨力维替补登场火力稳定,韩旭内线继续扛大旗。但整体攻防脱节,关键时刻得分点单一,被澳大利亚死死压制。对比上个月对阵波黑、日本,主力悉数上场,年轻球员气势如虹。再看今晚,阵容轮转试验、进攻体系卡顿,直接拉大了与强队的实际差距。
争议从未停歇。有人质疑宫鲁鸣“冒进启用新兵”,也有人为女篮整体用人策略捏把汗。张子宇、黄思静等潜力球员未登场,教练组究竟是藏拙准备后手,还是对主力伤病心存忌惮?有球迷愤怒留言:“到底打算让谁来主导进攻?”粉丝更关注,亚洲杯是否会出现新主心骨,老队员与新人融合能否真正走上正轨。
接下来的亚洲杯争冠之路,程咬金会不会再冒出头?阵容如何调整,外线命中率怎么提升,关键球员能否抗住压力?整个团队都在被放上显微镜检视。短板一暴露,外界争议犹如潮水,“谁担得起中国女篮的下一场逆转神话?”
现实比想象更苛刻。对手更强,质疑声更烈,观众的容忍度被快速消耗。新周期初始,打败日本不意味解决所有问题。进攻端多点开花只是梦,防守端沟通失误、轮转拖沓全被放大。面对真实考验的澳大利亚铁桶阵,谁能真正扛起中国女篮的期待?
赛后,海口夜风不曾停歇。走出球馆,有球迷一边刷手机一边自言自语:“别把输赢看太重,关键是解决得分荒;别把数据光鲜当童话,比赛才刚开始。”亚洲杯悬念满满。下周,中国女篮能否像去年一样,一路突破?粉丝在热搜上集体呼喊:谁能成为下一位焦点人物?你真觉得,这场失利是警钟,还是危机的开始?留言见。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