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茅台:批价“跌穿”2800元,神话光环褪色?
2025年7月7日,高端白酒风向标——53度飞天茅台批价悄然跌破2800元/瓶大关,较年初高点跌幅超18%。终端市场出现“倒挂”现象,部分经销商报价甚至低于官方指导价1499元。昔日一瓶难求的“液体黄金”,为何陷入跌跌不休的困局?价格底部究竟在何方?深度解构:飞天茅台“跌落神坛”的三大推手
1. 消费降级刺破“泡沫需求”
2025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疲态,高端商务宴请、礼品市场持续萎缩。某券商调研显示,高端白酒宴席用酒量同比下降23%,茅台核心消费场景“遇冷”。民间囤货投资客加速抛售,市场突现“踩踏式”出货潮。
2. 渠道库存“堰塞湖”危机
据行业内部数据,当前经销商库存普遍达3-4个月销量,远超健康水平。某华北大商坦言:“仓库里堆着上亿的飞天,现金流快断了!” 为回笼资金,渠道降价甩货已成普遍策略。
3. 替代品冲击定价体系
酱酒新势力(如郎酒、习酒)千元价位产品强势崛起,分流商务需求。更致命的是,茅台1935等系列酒批价仅850元,性价比优势蚕食飞天茅台基础市场,价格体系遭遇“上下夹击”。
寻底之路:三个关键观察维度
| 指标 | 当前状态 | 见底信号 |
| 渠道库存周期 | 3-4个月(高危) | 回落至1.5月内 |
| 批零价差 | -50至+100元 | 回归+300元以上 |
| 开瓶率| 不足40% | 稳定在60%以上 |
专业预判:若政策面无强力刺激(如消费税暂缓),飞天茅台批价或继续下探。2400-2500元区间具备强支撑(对应经销商综合成本线),但需警惕恐慌情绪下的超跌风险。
行业启示录:神话终要回归商业本质
茅台集团近期悄然启动“控量保价”,但市场更期待实质性动作:能否大刀阔斧改革渠道?能否打造新增长极?当消费理性取代狂热投机,飞天茅台终究要回答那个最原始的商业命题——真实需求在哪里?
> 深度思考:白酒行业分析师张明远指出:“此轮回调本质是消费市场重构。茅台若仅靠‘减产挺价’,恐难逆转趋势。培育年轻消费群体、开拓国际赛道,才是穿越周期的密钥。”
数据支撑:据中国酒业协会统计,2025年1-5月高端白酒销量同比下滑11.2%,库存总量创五年新高。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