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读历史 发表于 2025-7-13 13:41:02

印度最大的悲剧在于:美国嫌它反华不彻底,中国又讨厌它太反华

印度曾是地缘政治的“宠儿”。冷战时期,它以不结盟运动领袖的身份,在美苏间游刃有余,左手握着苏联的军事援助,右手拿着美国的经济支持,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可到了2025年,风向骤变。印度不再是各方争抢的香饽饽,而是夹在中美两大巨头间,活像块“人嫌狗不啃”的牛粪,处境尴尬得让人唏嘘。
美国嫌弃印度反华不够卖力,没能心甘情愿当好“印太战略”的急先锋;中国则对印度近年来的挑衅怒不可遏,从边境冲突到经济制裁,印度没少给中国找麻烦。印度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
说白了,它想在中美博弈的牌桌上两头通吃,捞尽好处,却高估了自己的牌技,低估了大国的底线。
第一节:美国眼里的“不够格”队友

2017年,特朗普一上台,就抛出“印太战略”,把印度捧得像个宝。印度是南亚大国,人口红利爆棚,又因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对中国心存芥蒂,美国觉得这简直是遏制中国的天选棋子。
于是,美国使出浑身解数拉拢印度。2018年,特朗普果断砍了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等于给印度贴上“南亚老大”的金字招牌,莫迪政府乐得眉开眼笑。

军事合作更是火花四溅。2016年的《后勤相互保障协议》让美国军舰飞机能借印度的港口机场落脚,2018年的《通信、兼容与安全协议》直接把两军的技术对接拉到新高度。
美国甚至跑到喜马拉雅山跟印度搞联合军演,摆明了冲着中国去。美国还甩出大礼包,承诺支持印度挤进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甜言蜜语哄得印度晕头转向。
印度对这波“宠爱”兴奋得不行。印度政界一直有种执念,觉得中国能崛起全靠西方撑腰,而印度被晾在一边,吃了大亏。
现在美国主动送上门,印度觉得自己抓住了逆袭的黄金机会。莫迪政府盘算着,借中美对抗的东风,印度没准能一跃超过中国,站上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
这几年,印度确实尝到甜头。经济蹭蹭上涨,今年已经甩开日本,成了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苹果等美国企业纷纷在印度设厂,供应链转移让印度赚得盆满钵满。

莫迪雄心勃勃,靠“印度制造”吸外资,加入美日澳的“四方安全对话”,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可惜,好梦没做多久,美国的脸色就变了。
到了特朗普2.0时代,印度傻了眼。2025年印巴冲突后,特朗普重启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承诺帮巴基斯坦升级F-16战机。在南亚政策上,还把印度和巴基斯坦摆在同一个档次。
对印度来说,这简直是当众打脸——印度人眼里,巴基斯坦就是个“垃圾国家”,自己怎么也得跟中国平起平坐吧?
更扎心的是贸易战。2024年,美印贸易顺差不过367亿美元,远低于中国,但特朗普却直呼印度是“关税之王”,威胁对印度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谈判桌上火药味浓得呛人。
印度不甘示弱,2025年6月向WTO备案,扬言对美国产品征收7.25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可惜底气不足,毕竟印度IT服务出口还得指望美国市场。
从“香饽饽”到“烫手山芋”,印度在美国眼里的分量,跌得比A股还快。
第二节:美国为何对印度翻脸?

“做美国的敌人危险,做美国的朋友致命。”美国确实能拉盟友一把,韩国就是活例子,从一穷二白被扶成发达国家。可美国从不做慈善。
韩国是美国在东亚的“防火墙”,随时准备为对抗中俄朝冲锋陷阵。美国对印度的期待也差不多:当好南亚的“急先锋”,彻底站队反华。在反华的同时,还要与中国北方的屏障——俄罗斯反目。

美国开出的条件很诱人:先跟俄罗斯划清界限,武器全买美国的;跟中国翻脸,美国帮你报1962年的仇;跟欧洲保持距离,生意优先跟美国做。可惜,印度压根没打算按美国剧本演,惹得美国火气越来越大。
美国智库早就对印度失望透顶。2023年,有学者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文,坦言美国押注印度是大错特错。2025年,又有人补刀,吐槽印度的“大国梦”不接地气,抱怨印度对美国的要求阳奉阴违。说白了,印度反华不够给力,太有自己的小算盘。
印度可不是好糊弄的主。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让它精于算计,压根不想当美国的“马前卒”。印度知道,美国拉拢的真正目的是拿它当枪使,对付中国。可万一打输了,该怎么办?毕竟1962年的惨败还历历在目,到时候谁来给印度擦屁股?

所以,印度选择“有限反华”,配合美国时留一手,绝不当愣头青。更别提,印度跟俄罗斯的铁关系没法割,2024年还在买俄石油和武器,压根没搭理美国的“北约+”邀请。
印度不光“不听话”,野心还大得吓人。印度一直有一种“关门打狗”的套路:先用优惠政策把外资引进来,再靠官僚壁垒和政策挤兑,把技术、工厂留下,外国人踢出去。特朗普看不下去了,直接下令:印度产的苹果手机别想卖到美国。
更让美国忌惮的是,印度的终极目标不是当小弟,而是称霸印度洋,把中美都挤出去。美国开始盘算:就算联手印度打败中国,接下来不就多了个一样难搞的“中国”?
于是到了特朗普2.0时代,美国从拉拢转为敲打,既惩罚印度反华不彻底,也压住它的野心。美印关系从单向输血变成双向博弈,印度这队友,在美国眼里彻底“不够格”了。
第三节:中国为何对印度火大?

自1962年以来,印度一直视中国为最大的对手。
莫迪上台后,印度对中国的敌意更是像开了挂。印度眼红中国的崛起,觉得中国抢了它的风头,没了中国,印度早就是世界强国了。
印度还埋怨中国支持巴基斯坦,坏了它独霸南亚的美梦。更别提,印度从不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总觉得中国“居高临下”威胁新德里。

2020年,印度在加勒万河谷挑起冲突,20名印度士兵丧生,中国也损失4名军人。事后,印度变本加厉:切断中印直航,封禁中国App,对中国投资百般刁难。
2024年,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创纪录,占WTO针对中国申诉的五分之一。2025年5月,印度对巴基斯坦开战,剑指中巴经济走廊,摆明跟中国过不去。
印度这套“硬刚”打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24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1000亿美元,稀土、电子零部件全靠中国供货。印度制裁稀土,结果自己工业链先断了气。苹果在印生产,还得老老实实进口中国零件。莫迪喊了半天“印度制造”,制造业份额却不升反降,还萎缩了。
特朗普的关税战让印度的困境更加雪上加霜。印度被中美“混合双打”,经济喘不过气。印度想还手,可对美贸易顺差和对华供应链依赖,让它有心无力。

尽管印度没少挑衅,中国其实从来没把它当头号威胁。毕竟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是天然屏障,印度想翻过来打仗,难比登天。两国几千年来没啥深仇大恨,边境争端多半是英国殖民者乱画的麦克马洪线惹的祸。可印度的接连找茬,让中国耐心耗尽。
如今中国加大在南亚的“一带一路”布局,在巴基斯坦、伊朗、孟加拉的影响力水涨船高,不断挤压印度的地缘空间。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军事行动铩羽而归,暴露了军事实力的短板。中国虽没直接下场,但通过支持巴基斯坦,间接给印度上了一课。
如今,印度或许已经慢慢意识到,中美联合挤压,对印度的发展十分不利。当莫迪已决定硬刚特朗普的压迫时,派遣印度外长苏杰生借参加上合组织会议之击反华,试图实现两国的破冰。毕竟如此大的两个国家居然没有开通直航,这实在说不过去。
总结

印度的最大悲剧,是想在中美博弈中两头通吃,结果两头不落好。美国嫌它反华不彻底,敲打它的野心;中国厌它挑衅不断,施以经济和地缘压力。
中印本该是好邻居,两千年来没啥解不开的仇,边境争端不过是英国殖民的烂摊子。若能像1959年前那样亲如兄弟,携手扫清历史遗毒,印度的发展没准能更上一层楼。
跟着美国反华,不仅不会让印度崛起,还会把它拖进孤立的深渊。2025年的中印破冰是个机会,但印度得放下嫉妒,收起敌意,用点智慧跟中国好好谈。唯有如此,中印才能甩掉历史包袱,奔向和平共荣的明天。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印度最大的悲剧在于:美国嫌它反华不彻底,中国又讨厌它太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