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9澳大利亚后,中国女篮收获3大好消息,宫鲁鸣找到李梦替代者
7月8日晚的女篮热身赛,中国姑娘们把澳大利亚队的防线撕了个口子——73比69,赢了。第一场输得有点窝火,第二场就用胜利把面子找了回来,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像夏天的雷阵雨,来得快且猛。
罗欣棫站在三分线外的时候,眼神比上一场亮了三分。
球出手的瞬间,弧度像精心计算过的抛物线,唰的一声掉进篮筐。
24分钟里,她投进4个三分,占了全队7个三分的一半还多。
12分7篮板,数据不算特别华丽,但每一个进球都像给锋线的缺口塞了块刚好的拼图。
李梦不在,大家都在找能顶上去的人,现在看来,罗欣棫接住了这个担子。
第一场三分球30投8中,像没带准星的枪;第二场罗欣棫的三分像装了制导系统,每一发都往对方心窝里扎。
教练组肯定在训练里下了功夫,比如针对澳大利亚的联防调整了投篮时机,不然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杨氏姐妹的表现更像两台配合默契的发动机。
杨舒予拿了15分,是全队最高的,她的突破像一把尖刀,总能扎进对方的防线;杨力维在最后时刻的抢断,把胜利的门焊死了。
姐妹俩一个冲在前头得分,一个在后面守着节奏,让女篮的进攻跑起来了。
澳大利亚队的防守像一张网,可杨氏姐妹总能找到网眼,把球传进去或者自己突进去。
这种经验和冲击力的结合,是女篮卫冕亚洲杯的底气之一。
张子宇没怎么上场,队伍照样赢了。
她是女篮的“大杀器”,就像手里有把重武器,平时不用练着常规武器也能打胜仗,等真到硬仗的时候,重武器拿出来更有底气。
这场赢球让张子宇不用再背着“必须上场才能赢”的包袱,也让教练组有了更多的战术选择。
比如遇到对方内线强的队伍,张子宇可以当“核武器”用;遇到速度快的队伍,就用杨氏姐妹的快攻和罗欣棫的三分应对。
这场赢球不是偶然。
教练组的调整,球员们的拼劲,还有队伍深度的体现,都藏在每一个进球、每一次抢断里。
罗欣棫的爆发,杨氏姐妹的稳定,还有张子宇的“后备力量”,这些都让女篮在亚洲杯上更有底气。
接下来的比赛,不管遇到什么对手,中国姑娘们都能拿出今天的劲头——输了不怕,赢回来就是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