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体能是大问题!CBA和NBA的差距有多大?看看夏联的训练强度
杨瀚森体能是大问题!CBA和NBA的差距有多大?看看杨瀚森夏联的训练强度就知道了。教练桌子上摆着计时器,每个环节精确到分钟,15分钟连续挡拆跑位,20分钟高强度投篮,刚刚能喘口气,继续跑位的哨子又响。这是杨瀚森在夏季联赛期间的训练强度,时间一般在两到三个小时,这期间他需要一直紧绷着注意力。
而在CBA,为了不让球员受伤,罚球可以重复50次,低位单打重复20次也是正常,NBA的训练内容更接近实战挡拆,不会让你站那慢慢挪。进攻球员3秒内必须启动防守,需要贴身紧闭投篮,训练时地板上画着不同颜色的圈,必须在指定区域接球出手,模拟正式比赛里的干扰后投篮,杨瀚森曾在试训期间被教练要求急停跳投,加顺下吃饼的连贯动作。如果衔接时间慢0.5秒,那就重来。
CBA的训练对抗不以受伤为主,而在NBA的训练馆,肌肉碰撞的声音就没停过。队友会故意用肘部轻顶他的腰部,提醒他不要站的太死,防守球员会压低重心卡位置,逼他做变向,教练在场边看着,只要不伸手打人不绊脚就算合理对抗。反观以前的训练,你防我半步我就退半步,做什么动作都得考虑会不会受伤。相对于身体上的适应来说,心理适应恐怕更不容易。
以前在CBA,杨瀚森习惯了等教练安排完战术再跑动,而现在,每次挡拆前,他都得认真观察对方球员的站位,是换防还是绕掩护。当队友跑慢了,他还要大声提醒:“这儿!”。有次对抗赛,他被对方中锋撞得踉踉跄跄,教练就在旁边喊道:“疼就喊停,但你得先挤开他再喊”。现在他撞完人会咧嘴一笑,爬起来继续冲,队友都说他已经不像是NBA的菜鸟。
更衣室里的冰箱永远都有冰袋和运动饮料,队医每隔20分钟就会问球员肌肉酸不酸。以前在CBA受伤后,队医会叮嘱最近别练习对抗。杨瀚森说,他现在每天训练完,腿和胳膊就像灌了铅一样,但看着自己提升的命中率,他觉得这劲儿没白使。
这些差别也不是谁对谁错,越好的地方往往越需要“钱”的支持。NBA新秀平均4年2139万美元,而CBA顶薪只有600万人民币,联赛收入NBA大约有130亿美金,CBA只有10亿人民币左右,NBA转播权9年卖了750亿美元,而CBA只能靠门票和赞助商。这种差距让具体到球员的细节拉开的越来越大。
在NBA球员只要到球场,装备有人提,营养餐有人配,出行安保全归团队打理,球员只负责打球。杨瀚森说,这是他首次体验这样的待遇,如果在CBA,球员得大包小包,日常杂事全都得自己来解决,精力白白浪费在场外。
每个球员都自己的特点,但自律才是最公平的天赋。拿詹姆斯来说,为了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他竟然连续七八年都不碰猪肉相关的食物,这种恐怖的自律性才是大多数球员越来越大的差距。
最后大家觉得CBA的训练规划和NBA的训练规划哪个更好呢?这样一直发展下去会不会拉大差距?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